可以说,朱家清最后提出来的这个建议有些石破天惊,可却还真是具有前瞻性,作为一个拥有文科强项的历史又悠久的知名大学,居然连个考古队都没有,说到哪里去都是面上无光啊。十几年前,Y大学曾经有一个考古系,可是培养的人才全都替人做嫁衣衫,到后来,连考古系的几名教授也先后被抽掉到国家级的考古部门去工作了,弄得这边学系上不去下不来的,最后并入到了历史系,经过这些年来的消化,原来的考古专业名存实亡,这才迫使朱家清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建立了新的学系——古代学系,其目的还是要在考古研究上走出一条新路来。
朱家清是原来考古系里留下来的唯一教授,只不过他研究的方向是文物鉴定和甄别,算是考古工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他甚至都没有亲自去参加过挖掘,这也是他在学术界里的一个短板,要不然,这次他争取来的项目怎么就便宜给了历史系的那个贾春生了?不就是在考古工作中自己没有拿的出手的实际经历吗?
那这次为什么朱家清敢于大言不惭的提出这样有分量的建议呢?这又是小屁孩在后面给朱家清点明了的事物的本质。用李凡的话说,津孟那里有古墓是肯定的,关键是要有由头和符合国家规定的理由去挖掘,否则,就是盗墓。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是发现了古墓,只要没有必须发掘的理由,一律禁止发掘。什么叫必须发掘的理由?比如说在未知的情况下进行基建时发现了古墓,想再恢复古墓的原貌已经不可能,于是,派出考古队“抢救性”发掘。还有就是在大范围内因国家计划的项目而必须要清理的地区,普查后抢救性发掘。像汉代中山王陵和隋炀帝的墓穴都是属于在基建过程中偶尔发现,再想保护也无法恢复原状,只能进行科学考古发掘。而在新安江水电站和三峡大坝修建的前期,对当地将要淹没的一些地方的墓地进行勘察也是进行抢救性的发掘。
严格说,我国对考古的发掘是被动性的,是不得不干才干的。这与西方人刻意的去中东和北非肆意的发掘古代陵墓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人打着考古的名义大规模的掠夺性发掘的思维也曾经影响到我国一些人,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经主动的发掘了明代定陵,结果挖掘后,大多数科学家后悔的泪眼婆娑,许多珍贵的文物再也找不回来,那些在地底下因缺氧而保存下来的古代典籍、纺织品、珍贵的书画等等,在见到了氧气后瞬间在空气里分解成为了尘土,太可惜了。
正因为这个教训,早就被勘探清楚的许多大墓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着,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乾隆早就探明了,而且还证明了是没有被盗掘过的,可就是不能挖。据说,当年也曾经有一些痴迷的学者联名写报告想挖,可看到了定陵的挖掘结果后,全都蔫呼的回去不吭声了。这要是放在国外,就西方那些强盗,还能给后代留着吗?不大张旗鼓的鼓噪胡说八道一顿才怪。
李凡的话朱家清马上就明白了,津孟的那块地本身就是要进行开发的,是在勘探矿源的时候发现了异常,也就是说,不管考古队挖出来挖不出来,那里都是要挖的,与其等到将来被叫去临时性抢救,不如现在以那个借口主动的去探查。
按照李凡的观点,那里有古墓是肯定的,关键是看挖掘出来的古墓是谁的,如果是一个有名的,不管墓穴大小,在考古界都是重量级的。隋炀帝的墓穴可以说十分的寒碜和简陋,根本就算不上是啥大墓,可引起的考古轰动却是不可否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隋炀帝,那可是多少古籍上的记载啊,甚至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大唐盛世,没有隋炀帝也没有现在的大运河。
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家清在校务会上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分管的副校长也是眼睛一亮。贾春生出了事情令他很头疼,如何解套呢?朱家清的提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转移视线和解套的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