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皇明皇太孙> 390 好的习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0 好的习惯(2 / 3)

朱允煐这时候继续说道,“文臣是不是做大,咱现在也不关心。咱现在想的,就是文臣多多的帮着咱治理天下。”

老朱认真听着,而朱允煐则继续说道,“咱想着,这些个文臣也不能一直都是久在应天府。那些个当官的,舞文弄墨是一把好手,锦绣文章也写得好。只是这写的好文章和当好官,那就算两码事了。”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自然是认可的,这件事情他也算得上是深有感触的。

现在很多进入仕途的,现如今都是通过科举,和老朱打天下时‘不问出处’还是有些区别的。

这些人做文章是很厉害,但是这些人当中也有不少都是从小就开始读书,寒窗苦读不问世事,自然也不了解民间疾苦,或者说是没有太多的能力。

“咱现在就怕这些,要是咱的朝堂上都是一些个只会读书、不懂世事的,那就难了。”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所以咱想着,先不说六部尚书了,就算是那些个侍郎,也要为亲民官。”

所谓亲民官,这就是指直接统治人民的官,也即地方最基层的官员。这些位置品位虽卑怯事务繁剧,所有抚民、催科、听讼、劝农等项,事无巨细,均在“亲民”之职责范围之内。

老朱眼前一亮,颇为认可的说道,“这个想法好,得这般做!咱打天下的时候不养闲人,一些名声大的真做不来事。咱也开了不少科,那些能中进士的确实有能耐。只是要咱说,有一些人也就是那回事,知县都当不好!”

“就是这个理啊!”朱允煐感慨不已的说道,“皇爷爷,一些三甲进士,那就是去当个知县了。可是咱未来的侍郎、尚书,也该去州府历练。”

朱允煐这算是打算改革一下文官的升官渠道了,他这是要开始制定一下大明朝的文官升级的体系、晋升方式了。

现如今有些趋势了,三甲进士去地方。一甲或者是二甲当中有些能耐的,多半是留在翰林院,或者是在中枢开始任职,基本上一直都是在朝堂中枢打转、稳步的慢慢提升。

朱允煐继续说道,“孙儿想着,在朝堂上的这些人,多是揽天下之事。若是不了解地方,那就只能是办些错事了。到那时重臣都是庸官,天下如何能治理的好?”

老朱很开心,骄傲无比的说道,“咱就知道咱的英儿有远见!这中枢官员,确实应该知晓治理地方之事,方能济民安邦!”

必须要让一些人接接地气,必须要让那些人去地方转转,而不只是空谈,或者是制定一些看起来比较理想主义、缺少实际操作空间的政策。

至于说这些政策制定出来后会不会让一些文官牢骚,朱允煐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其实也没有多必要顾虑,想要立足朝堂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遇到那么一些蹉跎、挫折也是很正常,也就是历练一番嘛,也是有助于他们成长的。

折腾文官,老朱和小朱都是心安理得的。大概也是大明开国这么些年来,文官们也没少被折腾,自然也就不在乎现在多折腾一下这些人了。

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有着一些真正的栋梁之才,这些人一旦历练出来了,对于大明的江山来说才是最好的,这也是最重要的。

老朱的心情很好,主要就是因为他一直知道他的孙儿很优秀,肯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皇帝。而现在看看他孙儿的一些政策、远见,老朱相信大明的江山肯定越发稳固,大明的盛世也越来越近了。

至于朱允煐这么时候比较高兴,自然也就是因为现在推行一些政策的阻力比较小,他可以放手施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当然也值得小小的开心一下。

既然是这样,当浮一大白了,老朱带着小朱回到乾清宫去喝酒了,也要放松一下了。

小小朱咋咋呼呼的来了,跑到乾清宫就在喊,“高祖父、爹,你们用膳都不喊咱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