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芷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已经变的很模糊。只记得她是港城人。那时候她还不叫夏芷,叫做夏幼清。
夏幼清三岁那年发了高烧,差点死掉,听说是奶奶求神拜佛才把命捡回来。于是大人们常挂在嘴里的一句话“咱小囡福大命大”。
这种话说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夏幼清六岁那年,不幸降临,父母在一次海上事故双双遇难。
家族特地开了个大会,讨论小幼清的抚养问题。小叔推给大伯,大伯推给二舅,就连平日里对她疼爱有加的爷爷奶奶这个时候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讨论最后的结果是:送去孤儿院。
没有人要她了。
夏幼清真的变成了一个孤儿。
她抱住爷爷奶奶的大腿哭喊:“不要不要,我不要去孤儿院,我要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我会很乖很乖,我会洗衣服洗碗还会擦地板,不会给你们惹事的,求求你们,不要让我去孤儿院,我不要离开你们,奶奶,你最疼幼清的,不要去孤儿院,不要离开爷爷奶奶……”
小幼清嗓子哭哑了,场面一度很尴尬。她小,还感觉不到沉默背后的含义,她只知道大家都不要她了,要把她扔掉。她害怕,紧紧抱着奶奶不肯撒手,一肩膀一缩一缩地抽泣。奶奶老泪纵横,叹了口气,搂她入怀,哄道:“好好好,小囡哪儿都不去,奶奶养,奶奶养……”
仿佛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没有爸爸妈妈可以倚靠的小女孩,一夜之间突然长大。本就不是富足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爷爷的背脊更弯了,奶奶终日以泪洗面,整个家笼罩在黑压压的乌云之下。
小幼清很懂事,从来不在爷爷奶奶面前伤心,她只在晚上的时候,背着爷爷奶奶一个人偷偷咬着被子掉眼泪。白天,她跟着爷爷去溪头捉鱼,或者上地里摘蔬菜拿去集市换钱;奶奶做饭的时候就在旁边帮忙。在爸爸妈妈离开的这半年里,她学会了杀鱼,会帮奶奶穿针引线,学着奶奶的样子在布头上打一个针脚粗糙的补丁,学会庄稼播种的季候,学会看云识天,学会了很多很多。
大半年过去,爷爷奶奶逐渐走出丧子之痛,家里又恢复了以往的温馨和幸福。好景不长,年底,爷爷上山伐柴不慎被积雪滑倒,跌下山去,找了两天两夜才在悬崖底下的茂林里找到老人的遗骸。奶奶一病不起,不久也永别于世。
夏幼清再次成了遗孤。这次没有上次那么好运,办完丧礼以后,长辈们谁都没有管她的死活,也没有提及抚养问题。小幼清既孤单又害怕,蒙着被子在冰冷冷的堂屋里那张奶奶躺过的竹榻上哭了一夜,凄清的月光从开着的窗外淌进,她的前景一片茫然。
再过几天便是除夕团圆日,第二天一早,舅舅来老房接她回去过节。
舅舅有一对双胞胎儿子,都在上小学。舅妈工厂改革,不久前刚好下岗,在家里待业,偶尔接点缝补的私活,全家都靠舅舅修车那点工资补贴家用。那天晚上,她口渴喝水路过舅舅舅妈的房间,听到里面传来的争吵声,先听到舅舅说:“我姐和姐夫生前对咱家不薄,我们做人要讲良心。”
“良心?”舅妈声音陡然拔高,“你怎么不想想小囡爷爷奶奶为什么抚养她?我早就听说了,还不拿了那笔保险金。好,你要养,先把那笔保险金拿回来再说,不然一切免谈!”
“沈芳,你别太过分了!那笔保险金是我姐和姐夫拿命换来的,我们怎么可以动那笔钱的脑筋?”舅舅突然高声道。
“你不动?你不动自然有人动,我们养小囡,理应那笔钱该归我们!”
在里面两个吵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站在门外面七岁的夏幼清流着眼泪敲响门,房里安静了。舅舅打开门看见小幼清站在门外的时候,脸色一瞬间变的复杂。“舅舅舅妈你们别吵架了,小囡不想你们吵架,不给你们添麻烦,你们把我送去孤儿院好不好?”
舅舅一瞬间眼泪就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