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犁一时心惊胆寒,不一会儿他被送进中军大帐,大帐旁竖立一面大旗。
难道是唐军主帅王镡!
不过很快,他见到上方坐着一个身材十分高大,面色冷峻的中年人,看起来足有四十多的年纪,显然不像传说中年纪轻轻的王镡。
不过他很快想到另一个人,唐国第一猛将乌逻,王镡的麾下大将!
“你说你是豫国后将军。”对方冷冷问道,即便隔着很远,他也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杀气。
而且最令他惊讶的是,他在大帐一角发现被两个士兵看护的左将军朱海!
左将军朱海也发现了他,两人面面相觑,眼中都是悲怆无奈。
“某问你话呢!”对方声音渐冷,吓得李犁连忙回神,不过他还是勉强支撑着没有下跪,只是行了一礼用关中官话回道:“回禀唐国大将军,我是豫国后将军李犁,我军已败。”
“李犁,就是你管的雒阳。”对方说着缓缓起身,单手抚着刀柄。
李犁心头狂跳,努力保持镇定,不由自主后退半小步,应道:“不错,正是我管理雒阳城,将军有什么吩咐吗……”
恐惧之下,李犁不由自主放低了姿态。
对方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如果不是圣上要问你们话,老子今天就宰了你们这些豫国狗贼。你们给某记好了,你们能活着,是因为要留你们问事,到时如果说不出来,老子第一个请命杀你们!”
李犁脸色发白,一句话不敢说了……
王镡当天晚上连夜率大军主力北上。
打扫战场,处理后续战俘的事情交给了王潭等亲卫师。
此战当时草草估计,当天在伊阙关北就已经俘斩豫军主力至少五万人,而且战果还在扩大,最后能杀多少,全看后续追击给不给力,但毫无疑问,和之前的巴蜀等各处大战都不同,这是一场歼灭战!
而后续的追击能不能取得最大成效,关键就要看包通所部能不能及时攻占谷城,截断豫军北逃之路。
不过还在率军北上谷城的路上,王镡就收到前方来的战报。
包通率先从函谷关东面赶小路迂回,奔袭一百多里,在开战当天下午到达谷城,在豫军北逃之前已经攻占谷城,毁了谷城北面的桥梁,随后闭城门坚守。
大量豫军北逃时被堵在谷城,乌逻的骁骑卫精锐骑兵尾随追击,随后在谷城城外赶上豫军,大破豫军中军,杀敌万余,还有大量的人被俘虏,许多人赶到河边射死淹死。
俘虏豫军各级将校和随行官员二百一十六人,之后还俘虏了豫军副将,豫国左将军朱海和后将军李犁。
不过可惜的是没有他们的主将睢阳侯魏华,在侯府亲军拼死护卫下,他依旧渡河往北逃窜了。
王镡大喜!
在他看来没抓住魏华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他希望的就是那些将校和官员!
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并不是皇帝一个人,很多时候皇帝固然重要,却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中坚的文武官僚集团决定的。
以明朝为例,说起来就两极分化,有人觉得明朝皇权大于天,朝廷官员,皇帝想杀就杀;有人觉得明朝是文官把持朝政,孤立皇帝,党羽林立,党争不断以致毁了国家,就像大宋。
皇权似乎是薛定谔的猫,有时大得不得了,有时完全被架空。
其实只用以土木堡之变为分界线分开就好,土木堡之前,明朝皇权很大,完全能把持朝局,总揽国家大权。
土木堡之变后,皇权开始逐步被架空,到最后完全党羽林立,党争不断。文官把持朝政,国家战略逐步转向保守、退缩,开始大宋化。
造成这种现象最大的问题并非土木堡之变前后的明朝皇帝有什么变化,而是土木堡之变中,大量武勋亲贵被杀,导致武人的政治力量大幅衰落,文官借机崛起,把持朝政,架空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