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祖父也是能随时面君的人。姜颖的出身更不必说,大长公主是她的祖母,嘉平关守将是她的父亲,帝都能比姜家更显赫的人家,基本没有。
为什么祖父要让祖母进宫同她说这样的话呢?
丁璎从没有要为孩子争什么地位的野心,她就是想已经有皇长孙了,她不论生下皇子还是公主都不会对皇长孙造成威胁。
大殿下是陛下唯一的皇子,听说东宫今年就能修缮完毕,不是丁璎说狂话,将来这天下除了大殿下还会是谁的呢?
总不可能是藩王的吧?
轮也轮不到他们。
可为什么祖父会这样说呢?
除非祖父认为吉庆宫地位堪忧。
如果她有了大殿下的骨血,这个孩子会成为累赘或者麻烦。
可怎么会呢?
皇家子嗣单薄,不论皇孙还是皇孙女,多几个总不是坏事?大殿下身份又这样的尊贵,而且,世所皆知,大殿下为人宽厚仁和,是一位有贤名的皇子。
丁璎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大殿下能有什么危机?
可既然祖父这样讲了,丁璎权衡之后,决定还是暂且小心。就像祖母的话,如果不是感觉到形势非常不妙,祖父是不会让祖父带这样的话给她的。
算了。
反正她也不急,以后孩子跟皇长孙年龄差距大些,也更好相处。
拿定主意后,丁璎又让宫人找出给公主的及笄礼。她曾给公主做过伴读,两人关系不差,丁璎打算把礼物再准备的精致些。在宫里这几年她早看明白了,大殿下仁厚有余,杀伐不足。公主性情果断,更有震慑力。
将来不管大殿下有何危机,若有公主相帮,兄妹齐心,必能化险为夷。
丁璎决定,以后得加强跟公主的联系。
徐良娣进宫之事,不论姜颖还是丁璎都没太放心上,反正徐良娣位份在那儿摆着,一应礼数有礼部与内务司负责,跟她俩关系不大。
便是当事人大殿下荣绵,每天忙于朝务,也没多少心思能分到新良娣进门的事上。
最热心的当属徐妃,徐妃隔三差五的就得往吉庆宫瞧瞧,再召来徐大舅问一问,看宝贝侄女进宫的事准备如何了。
弄的徐大舅都有些无奈,“我如今就在内务司,还能不用心准备么?”
“你们男人心粗,我就给你提个醒,看,怎么还不乐意了?”
感受到妹妹的欢喜,徐大舅也不禁笑了,“哪里是不乐意。我巴不得每天都来跟娘娘说说话。娘娘就放心吧,这些小事我还是做得来的。”
“这可不是小事。女孩子一辈子也就这一回。”徐妃这做姑妈的倒比徐大舅这做亲爹的更仔细三分。
徐大舅回家说起来,徐老夫人笑,“你妹妹就是这么个性子。她在宫里这些年,除了陛下,再没有个贴心人了。她以前是做不得主,若早几年,阿环不见得是侧室之位。”
徐大舅道,“母亲,别这样说。姜皇妃素有贤名,丁侧妃听说也很好相处。阿环是娘娘的侄女,更加不可张狂。咱们是去过日子的,可不是去争长短的。”
“我晓得。我就咱们母子私下一说。”
徐老夫人知道儿子是个老实头,遂不再与他说大计。另提起一桩事,“阿珏也大了,我跟你媳妇见过郢世子的三女,虽说是庶出,你也知道,郢世子妃就阿玥一个闺女。郢世子的儿女大半是孙氏所出,以后郢王府的爵位,还是得落到孙氏所出长子的头上。”
徐大舅道,“既然母亲和孙氏都见过那孩子,想来必是个好的。”
“我心里还有个人选,云安郡主家的闺女也不错,个子高,性子爽俐。”徐老夫人有些犹豫不定,问长子,“你觉着哪个好些?”
徐大舅想了想,“我对女孩子留意的不多。云安郡主与郢世子是嫡亲兄妹,跟咱家也不是外人。父亲在时就与郢王交好,说来自开封事后,郢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