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容光就见到元泉一边为绒绒扎小辫,母女俩一边在斗嘴。
“丫头,你再乱动,那就不漂亮了。以后就会嫁不出去。”
“麻麻,你才嫁不出去呢。”
“哈?那你爸为啥娶了我?”
“为民除害!”
“……”
(⊙ˍ⊙)(⊙ˍ⊙)
这才是亲生闺女吧?
一阵鸡飞狗跳,绒绒揉着小屁股躲到了容光的怀里。元泉依然气不打一处来:“瞧瞧你惯的女儿?应该找家幼儿园了吧?”
“粑粑, 我不想去!”绒绒果断的撒娇。
“学校还是要去的。”容光乐呵呵的哄道,“那里有许多小盆友一起做游戏,还能好好学习。”
“粑粑,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爱上学,听麻麻说,你是不爱学习的坏孩纸。”
“?”
“爷爷奶奶说, 你小时候经常逃课去玩,现在不也出息了吗?”
“?”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教育?看样子确实应该挑所好的幼儿园了。
两个小混蛋见风就长, 烦心的事也变得越来越多。一家人乐融融的吃着早饭, 商量着该找家什么幼儿园。
齐秀莲突然问道:“光子,那个韩函是怎么回事?怎么电视上突然都是他的新闻?”
容光乐了:“妈,这就叫偶像效应。你们应该不怎么懂,就是一群年轻人在追星。”
“我怎么会不懂?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他就特别迷郭兰英。”
“咳咳……”容得根差点儿没被噎死。原来这里还有个郭兰英老师的潜水粉?
……
成为了这样的热点新闻,《似水流年》当然已经红得发紫。可是日票房依然维持在5、600万,虽说场场爆满,但排片量根本就无法随便改变。
在这个时期,电影排片的制度还是比较僵化的。并不意味着你成为了热门影片,影院就会迅速的提高排片率。
其中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胶片拷贝是要冲印和运输的。根本就没有数字拷贝那么的方便。就一张硬盘简单的拷贝一下。而且硬盘里能够拷贝好几部电影。
反而是《十面埋伏》的口碑迅速的滑落。
说实话,《十面埋伏》的炒作有些过犹不及。滥打名导的品牌,滥炒影片产品。尤其是电影业想要齐心协力,力争能够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纪录。没想到, 上映后变成了倒声一片,看过的观众骂声不断。
原先那些观众的期望值有多高,现在就有多大的失望!
其实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了。就像未来有人总结的那样——老谋子的画面没的说,但他就是讲不好一个故事?
从《英雄》开始, 到现在的《十面埋伏》,让观众看的都是云里雾里,也就是精致画面让人叹为观止。
关键就是——票价太特么的的贵了!
一线城市电影票的底价是40元,但一般都卖到5、60元?如果一对小情侣选择看电影,再买些零食,随随便便就花去了二、三百块?此时普通人的工资基本上在1000元左右,公务员的月收入不到两千。这还是国内一线城市的情况,二、三线城市的收入就更低。
有一说一,如果现在观看《英雄》、《十面埋伏》,包括后来的《无极》,应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现在网上的评分也并不低。
然而在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在这样全方位的保障下,你就拿出一部“可圈可点”?
一句话——当产品和价格都无从选择,消费者可能用脚投票,他们就不再选择!
有趣的是,虽说肯定拿不到原先定下的目标——3亿票房,估计也就在1.5亿左右,但选择观看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
这里有老谋子市场号召力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周围的朋友都看过了,都在骂,我不看就老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