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想干活儿,也没有。
现在,还不是老百姓最难熬的时候,有秋天的收获可以吃用。明天春天,青黄不接,那才更要命呢!
但对于东江镇,没有那么多的土地耕种,也没有那么多的农业产出,基本上全要靠朝廷的粮饷养活,情况就显得十分严峻。
“军民要集思广益,想出更多的办法,以度过难关。”郭大靖自己想不出了,便要发挥集体智慧,总会有所帮助,不管大小。
赵青山已经是铸造工坊的管事儿之一,似乎有些建议,但嘴唇翕张了一下,觉得还不够成熟,便没有说出来。
还是等做出了实物,再向大靖提议。自己是他提拔看重的,做事还是要稳当。没把握的话,免得别人笑话。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郭大靖独自想了一会儿,也没有太多的头绪,便起身前往各工坊。
管事儿的汇报,只是郭大靖了解情况的一个途径。他还要亲眼看到工作进度,亲耳听到工匠们的说法或建议,才能放心。
各个工坊巡视了一圈,已经过了两三个时辰,郭大靖在军营里简单吃了饭,便又召见了渔民和木工坊的工匠。
把拖网的形状画出来,郭大前让渔民依根据船形的大小进行编织,并让工匠们在船上安装绞盘。
小船带不动太大的拖网,绞盘也不用安装。只有中型和大型船只,才需要用绞盘来收网。
而拖网捕捞的技术,还分为单船、双船,底层和中层。
具体的操作,比如调节曳纲长度或拖速使网具保持在预定的水层,捕捞什么样的鱼群或贝类,就要由渔民和水手自己摸索着来掌握了。
郭大靖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就是见识多、思路广。但在具体而微上,却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
他能设计出抛石机的图纸,但不会木工活儿,只能由木匠来制作;他能拿出烧制玻璃的配方,可也要由窑工来操作。
拖网捕捞也是一样,他只能拿出拖网的形状设计,以及大概的使用方法。再由经验丰富的渔民自己去调整不同海域、不同海产,以及不同风速时捕捞的深度。
后世的中型机动拖网渔船有探鱼仪器,一网下去能打到两吨至二十吨的海产。
郭大靖不奢望能达到这个产量,能有十分之,哪怕是二十分之一,已经能令他很满意。
说明了使用方法,又解答了渔民们的问题,这摊活儿就算是交代完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
旅顺堡。
李维鸾心情沉重地走在修筑好的变形棱堡上,断粮危机正在摧毁将士们的心理,也在摧毁他的雄心壮志。
如果再断粮饷两三个月,别说明年的收复金州了,士兵都要饿垮,拿不起刀枪,甚至是饿死也不为奇。
这费尽心力修筑的堡垒工事啊,李维鸾拍着城墙,发出无奈地叹气。
海洋岛的捕鱼船队倒是送来过两千斤腌鱼,但对于几千将士来说,杯水车薪。
要知道,旅顺堡有三千人马,按照正常的每人一斛粮发放,每个月光粮食就应该是一千五百石。
派部队打猎,派船只捕捞,李维鸾等人已经想方设法,可每个月至少也需要七八百石的粮食。
再节省缩减,部队就只能喝粥了。这是谁也不想的结果,别说战斗力了,就是勉强饿不死而已。
“大人。”尚可义走上城头,躬身禀报道:“十数支打猎小队回来了,今天共有四百多斤的野物收获。”
四百多斤就是四石,虽然肉比粮食提供的热量多,可又能抵几石粮食呢?要知道,一天的消耗就将近三十石粮。
李维鸾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再多派人手,再向北几十里,进行捕猎。”
尚可义躬身领命,脸上却不见轻松,也听出了李维鸾的无奈和悲观。
要靠渔猎养活几千人,根本就不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