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进去。董氏问道:“陛下吃了晚饭没有?”郭威道:“今天和大臣们议了一天的国家大事,一口水也没有顾的上喝,你不问,我倒是忘了。你这一说,真是觉得饿了。”董氏道:“我也一天没有吃食,正好在福宁宫吃顿晚饭。”转头吩咐孙延希,准备晚饭。孙延希不敢怠慢,一路小跑,吩咐司膳太监生火做饭。
郭威四下环望,眼见宫内到处点满了蜡烛,便是角落处也灯火通明,宫内亮的如白昼一般,道:“蜡烛可比油灯贵多了,留下几支就够了。”董氏当下吩咐宫女,道:“把角落里的蜡烛都灭了,留下六七支就够了。”郭威正色道:“你我还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有点亮光足矣,留下三支罢。”宫女当下熄灭了角落里的蜡烛,只留下三支,光亮顿时昏暗了下来。
董氏笑道:“这福宁宫里衣裳被褥都是绫罗绸缎,用物不是银器就是玉器,有好多东西,别说没有见过,从前听得没有听过,要说昭圣皇太后可真会享福。”郭威道:“昭圣皇太后不是贪图享受之人,当年汉高祖太原起兵的时候,没有钱财赏赐大家,打算先搜刮百姓。她诤言谏道:“陛下凭借河东起兵,宣称义军,解民之困厄,救天下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就应该拯救黎民苍生。可是百姓们还没有得到陛下的恩惠,却要先贡献财物,陛下岂不失信于民了吗?妾身愿意把积攒的财物全拿出来,虽然不多,但是将士们想必不会有怨言的。”高祖听了这些肺腑之言,终于矫枉过正,收回成命。这件事传了出去,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犹是得到了民心。”
董氏知道自己失言了,笑道:“我不过随口说说,刚进皇宫,处处觉着稀奇,眼睛都看花了。”郭威正色道:“这些奇珍异宝,还是少看为妙。”顿了一顿,又道:“福宁宫本应该是圣穆皇后的宫殿,她亡故多年,这福宁宫空着也是空着,你住下便是。”他登基之后,追封柴氏,也就是柴荣的姑姑,为圣穆皇后,董氏道:“若是不便,我搬往别处就是。”郭威见她言语之间竟有三分哀怨之意,笑道:“我有口无心,你别放在心上。”顿了一顿,又道:“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此生不会再立别人为皇后了。”董氏叹息一声,道:“她虽然死了许多年,可是陛下仍然念念不忘,毕竟在陛下心中,还是她最好。死人为后,我这活人为妃,似乎...似乎显得多余了。”说到最后,又是嫉妒又是伤感又是无可奈何,竟然落下了两行泪水。
郭威见她失声坠泪,心中一软,抚着她的肩头,道:“我是重情重义之人,若是负情凉薄之人,你也不会嫁给我了。”说话之间,孙延希在宫门口道:“陛下,晚膳到了。”他如今已是侍驾太监,郭威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比起从前,更加忙碌了。
郭威小声道:“你这般模样,倒叫太监宫女们笑话了。”董氏也觉得失仪了,抹了抹腮旁泪珠,道:“把饭菜送进来罢。”孙延希答应一声,对身后的宫女们招了招手。十几名宫女鱼贯而入,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菜。董氏道:“陛下也该饿了,吃饭罢。”郭威走到桌旁,却不坐下,仔细打量桌上的菜肴。连汤带菜,林林总总,竟然多达十八道。有的菜肴盛在水晶盘里,有的则用银碟。尤其两盏碧绿的玉碗,盛着金黄色的稠羹,格外引人注目。盛酒的酒壶及酒杯碗筷,也皆是银器。他身居高位,算是见多识广,此刻随随便便一顿晚饭,总算是见识到了皇家的气派尊崇。
董氏道:“这许多吃食,咱们两人怎么吃的完啊?”郭威冷冷道:“这是把咱们当成饭桶了。”看着这一桌点缀的花里胡哨,琳琅满目的菜肴,董氏目不暇接,竟然有一半不认识,于是指着那盘鲤鱼,道:“这是鱼,我认识。”又指着一盘菜肴道:“这是甚么,我就不知道了。”又问郭威,道:“陛下识得这是甚么吗?”
郭威拿起银箸夹了一块,此物与人的小指一般长,只是形状扁平。色泽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