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老哥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或者给他们定个目标。”
“小孩子都喜欢玩,见到好吃的也喜欢买来吃。老哥不妨和他们说,考试得了多少分,成绩有了进步给他们几分钱花花,这样他们学起来也有动力。”
“现在国家的教育在小学和初中都是全面教育,到高中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实在没天赋也不打紧,可以报考军校试试,一旦考入军校,出来最少也能做个连长。”
“就算考不上,也不用太着急,初中毕业了之后可以进入职业学校做工人,如果身体好,也可以加入预备役。”
陈老九思索一番,还是叹气道:“现在仗打得越来越大,听说都动用了三百多万人,我家三代单传,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可不敢让他们去参军。家里虽然只有二十多亩地,但还是够一个孩子分的,另外一个以后打算让他做工人去。”
年轻人说道:“做工人工资稳定,就是不像种地一样冬天还有点闲暇的时间。像老哥这样的情况,不当兵也是好事,咱们国家人多,陛下给的抚恤也好,有的是人去,只要不是强制征召,不碍事的。”
“不过真要是村里被要求了征兵名额,还是要配合的好,拒服兵役可是要收回一半家产的,还要处罚金。”
陈老九听到兵役这个问题,眉头皱了起来,也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心思。
他本来就是一个升斗小民,即便他现在在东北过上了他以前羡慕的富户日子,每天两顿饭食那是吃得饱饱的,但他依旧觉得兵役和他比较遥远。
他在村里见到不少家里有年轻小伙的家庭,年纪和眼前的年轻人差不多打,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之后被宣传鼓动参了军,参军十九人,占了全村二十五岁以下青年的七成。
从1906年和荷兰开战,到现在又和日俄两国开战,陆陆续续的报丧让他对战争有着恐惧的情绪。
都是村里的邻居,每次报丧之后,他都去帮忙,尤其是他有一手不错的厨艺,一般村里办宴席都要请他去做主厨。
四年不到的时间,他就因为村里的孩子在前线牺牲,给村里六户人家帮忙过。
运气好的还能有一身尸骨送回来,运气不好的,也就能收到一纸阵亡通知书,还有孩子肩上的军衔和身份名牌。
即便这几户人家得到抚恤之后,原本就不错的日子现在变得更好,但他还是对于自己的儿子参军有着极大的恐惧。
他家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辈,运气好生了个大的小子,好不容易养到了七岁,不过很是瘦弱。后来移民到东北,媳妇和他吃得饱了,又生了一个小的,现在两岁半,长得白白胖胖的。
好不容易到他这一代多了个小子,为了家族香火的传续,自然不想让孩子当兵。
就连他的一个堂兄,家里的独苗苗偷偷跑去参军之后阵亡分了十九亩土地,和他商量着等两个小子以后生了孩子,过继一个到侄子的名下,他也言辞拒绝了。
要知道他的堂兄可是开出二十亩土地的加码,以后过继去的小子也会继承家里的剩下三十亩地,还有一百多元的存款,他也没有心动。
年轻人见他没有继续谈的兴致,从带着的小包里拿出杯子去接了杯热水,陈老九则自顾自的把热气减少的食物吃下肚皮。
日子逐渐富裕,比起之前复兴党和复兴军宣传参军可以获得土地,阵亡也有丰厚的抚恤,现在这个吸引力显然下降了不少。
这也是极为正常的,一家几口人,得到的耕地一年的大小收成完全够一家子吃得饱饱的,还能卖个四五元钱,这还是收了国家三成半的情况下。
以前华夏的民众热衷让孩子参军,就是因为家里一穷二白,要不是当爹的不符合条件,肯定当爹的也会去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