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贺宇深呼口气,表情逐渐舒缓。
愤怒、不满的情绪消散过后,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脸色变得极为严肃认真。
“任何负面情绪都是垃圾。”
“就算我们再愤怒,也无法改变秦青投敌、为米国人出力的事实。”
“我们,所需要做的,只能是超越米国,用事实打秦青的脸。”
贺宇走到摔坏的平板面前,弯腰捡起,随手扔在一旁的垃圾桶内。
对于这位华夏顶级的核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专家而言,弄坏一块平板,确实不值一提。
“各位,我刚刚做了个决定。”
“我将会重新组建科研小组,并从华夏航空航天实验室要来相关的数据,我亲自担任组长。”
“秦青目前只是理论上完成了了可控核裂变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以及到形成可批量化生产的小型化核能引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新的科研小组,必须抢在秦青这个卖国贼前面,完成完全可控核裂变技术,并研发制造出小型化核能引擎。”
“这事关华夏颜面,更关乎着我们领土领空安全……我们不能输!”
七旬老人。
华夏顶级研究学者。
贺宇的话,掷地有声。
在场的不少科研人员,面面相觑。
“贺老,您年迈了。”
“贺老,您这么大年纪,万一操劳过度,引发疾病,是华夏的损失啊。”
“贺老,要不您负责指挥就行,具体工作还是交给我们吧。”
“……”
不断说有劝说的声音。
“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
“古有廉颇、黄忠七十杀敌,征战沙场;我这个老家伙,还能为国贡献光和热。”
“至少,在完全可控核裂变技术彻底研究透彻、华夏国产小型化核能引擎研制成功之前,我这个老家伙是绝不会累垮的。”
贺宇的话。
令所有人动容。
七旬老人,华夏核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的泰山北斗都如此斗志昂扬,不惧与米国科研界一战,他们这些年轻人,自然不能落后。
“贺老,算我一份。”
“贺老,我要加入您的团队。”
“贺老,……”
……
SCI。
国际公认的最权威、客观地科研评价体系与索引库。
搜罗了全球超过5600多种来源期刊的论文。
而SCI的论坛,则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科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通过索引搜索,孟浩很快便找到了秦青最新发表的论文。
《论完全可控核裂变技术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众所周知,这种专业性极强的科技类论文,通常只是对某个研究进行陈述,最多引出一些猜想,启迪后来的研究者。
但,秦青的这篇论文,洋洋洒洒七万多字符。
三分之一篇幅,是在阐述科研成果,剩余的三分之二文字,则在疯狂地跪舔米国、狂踩华夏。
诸如什么——
感谢米国,给了他自由的研究土壤。
浓郁的科研氛围,简直甩华夏几十条街。
来到米国后,他不仅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更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欢迎世界各地优秀人才,共同汇聚米国。
打造一个强大的、完全碾压华夏的米国。
尼玛。
孟浩都快看吐了。
没有华夏的栽培、没有在华夏拿到的科研成果,米国会鸟你?
米国这次将你抬的这么高,让你蝉联两次诺贝尔奖,还不是因为你的存在,能够背刺、恶心华夏?
还想让其他人也加入米国?咋滴,真当华夏儿女都跟你一样,甘做卖国贼?
强忍着恶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