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是太姥姥在外面和别的男人生的吧。
这也是穆亦漾不喜欢和老几辈的前辈们聊天的原因。每每都会提到尤老,他们在为尤老惋惜痛心责怪同情的同时,又不忘为他美言几句,希望后辈们不要怨长辈。
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些人一些事,哪能说原谅就能原谅的?
不想听到人家提及尤老的事情,穆亦漾巧妙地将话题岔开:“在我外公还是毛头小子的时候,您就见过他了吧?”
曹太爷年纪虽然大了,可是记忆没有糊涂:“你外公十六岁就来京城念书,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是不个可多得的好苗子。当时你太姥姥想让他留洋,可是你太姥爷不肯。”
若是当时小艾远赴海外,也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唉,天妒英才,年纪轻轻的小艾竟然走得如此突然。
自己的姥爷就是留洋回来的,穆亦漾微微一笑:“在那个年代,喝洋墨水的人应该不是很多。”
“那是当然。在当时,许多人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哪还会有多余的闲钱读书?能读书认字实属不易,到洋鬼子的地方喝洋墨水的人,麟毛凤角。”
吴太爷也回入两人的对话:“那可不。当时,街上的洋鬼子,金发碧眼,一张脸,苍白得像聊斋里出来的冤死鬼;鼻子就和老鹰一样勾;有些洋鬼子手上、脚上的毛多得如同返祖归宗一样,看得街上的小媳妇大姑娘一个个吓得赶紧躲起来,躲在门缝后面看鬼。”
可是,说完之些之后,吴太爷突然想起,小丫头没离婚之前,她男人正是一个洋鬼子。觉得自己不小心说错话的他,赶紧扯上别的话题:“当年的小青年们,一个个热血沸腾地嚷嚷着要做一番大事,只有你姥爷,由始至终,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是空号。”
曹太爷对于小艾的评价也是非常高:“小艾与别人不一样,永远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这点,是阿能永远也比不上小艾的地方。阿能他是一个有点偏向于完美的理想和空想主义者。他说的话,提出的观点,十个只有一两个能被小艾接受。因此,两父子经常因为意见上的分歧而冷战。
每当有分歧时,阿能一直都是大吵大闹甚至以父权施压的那个急躁狂,小艾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冷处理。一个巴掌拍不响,阿能的独角戏在小艾面前唱不起来,只能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每当这个时间,阿能恨得咬牙切齿地说:“臭小子的脾气和个性,和他娘一模一样。一旦作了决定,根本不会采纳别人半分。”
好的意见,小艾一定会乐意并主动接受。可是没道理,你的一些歪理,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想,谁愿意认同?真以为你是个老子,儿子就要听你的话?这种封建思想,或者说愚孝,在小艾身上是行不通的。
正当大家说得热闹的时候,一个六十来岁的老爷子来到吴太爷的面前,吴太爷看到他,欣喜的说着:“阿荣。”
阿荣笑眯眯地双手向他作了个揖:“大爷,阿荣给您贺寿来了,祝您松鹤长青,春秋不老。”
这孩子有心了,本以为他没时间,没想到最后他还是赶了过来。吴太爷这个生日,过得真是开心。他高兴地拉着穆亦漾对来人说:“阿荣,快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哥的小外孙女,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