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天书——《赤岳籍》。
而且,杨岱带回来的法相之法,也给众长老启发。
「赤岳,山火,我明白了!火焰山!我们可以结合火法,让弟子们在金丹境界炼成一座火焰山法相,从而将山火两篇道法糅合在一起。」
这也是杨岱目前领悟的道路。
可另一位长老却不赞同:「独偏火法?这怎么行?我们之所以用火法为依仗,是因为我们只得到天书离卦。若多得几个卦象,大可将五行山弄出来,五行山,可比火焰山高明多了。」
杨岱前番将伏衡华的天级道法传回来,虽然不知其根底,只有道法施展的外相。但这些演法宗师已解析出一门地级道法「五行神山」。
山,恰好是赤渊道派的专项。
「可从神州时代开始,我们便精通山火两系。不然,离卦何以与我家契合度这么高?」
「那也要改。为弟子未来的适应性,必须扩大我们的天书范畴。不然,日后偏向金木水三道的弟子,岂非再无法修行天书?」
天书因人而异,随着修行者体质,会自行变更为最合适的功法。
但赤渊道派以「山为根本」,目前偏向山火之道。未来弟子想要修炼天书,也唯有这两个方向入手。
比起天书适应所有人的特性,无疑差远了。
「金亦为山,为何不能修炼?木壮而生火,也能修炼赤岳法。水法虽然与火焰山无法兼容。但一山一海格局,可以在赤岳之外练就另一座碧海嘛。」
《大赤书》为自家根本法门。
怎奈几位长老道行不济,无法独力将《大赤书》演绎至真正的天书层次,也找不到承接功法,自带推演能力的承载灵宝。
他们的笨方法很简单。
以《大赤书》为根本,衍生几部天书档次的道法供门徒修行。然后演法长老们为他们修改调整,争取让功法贴合众弟子的自身情况。
以山为根,以火为表,双核归一的赤岳法,是赤渊道派研究多年的一个路径。
此外,还有一个和赤岳法对立的山海法,供精通水法的弟子修行,走山河、山海之道。
本来一水一火,二者为《大赤书》之辅,赤渊道派早就定下基调。可偏偏杨岱把「五行山法」的消息送回。赤渊道派从五行山中另启一条思路,打算依山立五行,创造五部一世天书供门人按照五方五岳进行选择。
眼下,双方立场的长老们再度争论起来。
最终,五人目光看向凌家长老。
他苦笑一声:「诸位,眼下是帮杨岱推演《赤岳籍》,还是赶紧操持正事,以免错过机缘。」
几位长老这才冷静下来,合力为杨岱推演功法。
衡华感应凌天仇三人身上的魔种。
「去北海了?闭关三年?不妙,这等他闭关出来,东大哥岂非输定了?」
纵然有天级道法「阴阳镜术」,也难对抗他吧?
他稍作思忖,让菩提道人嘱咐东墨阳,尽快回方仙洲闭关。
至少,先把法力提升一倍吧!
待杨岱闭关的消息传回金方水域,各派人心浮动。
以杨岱当下的水准,他们岂非也输定了?
周潇带师兄的书信潜入遗洲。
太玄大泽,恒元真人与几位劫仙合力布置云井核心的阵盘。
金光在湖面流转,层层云霞形成一颗大柱。
周潇来时,见几人闭目冥想,便蹑步至恒元真人身畔,低声讲述池海消息。
听闻沧澜劫仙打算推演天书,而杨岱修行又要突破,他忍不住 睁开眼。
「去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