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试锋>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文武互换的阻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文武互换的阻力(1 / 2)

现在京营只有一个与各方关系都没有来往较深的人,没有官场习气、且是自己亲自提拔、有能力、有战功、军纪严明、与国同戚的勋贵武臣才能担当。

放眼朝廷内外,唯有忠勇侯周大虎可担此任。

他绝不予许任何人破坏这次京营整顿。

崇祯皇帝要借这次百官上疏之事,敲打百官,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对忠勇侯绝对的信任。

崇祯皇帝看向周大虎道:“周爱卿,今日议事爱卿只需旁听就行,无需发言。”

周大虎一愣,随即道:“臣遵旨。”

返回自己站的位置,开始静默以待。

崇祯皇帝看见殿中的大臣都基本阅看了,便冷声说道:“诸位爱卿,此事怎么看?言说无忌,畅所欲言。”

周大虎作为善战能战的大明武将,是兵部的依仗,可以说是和兵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极大的关系,兵部决不能坐看周大虎受到朝廷一些官员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出列道:“微臣反对这些上疏,认为内容夸大其词,危言耸听,此乃不顾现实搏击声名而已。我大明国家一统,制度完善、大小相制,没有军阀割据之事。我皇英明神武,虽有流贼肆虐一时,但也只是秋后蚂蚱即将灭亡。周侯爵领兵进城,乃是我皇批准入城,怎能和董卓、曹操、朱温、南宋的苗傅与刘正彥等人相提并论?如此言论,岂不是言称我皇就是汉少帝、汉献帝、唐昭宗、宋高宗赵构?其心可诛!”ωωw.cascoo.net

“微臣敬请我皇严斥这些不顾国家厉害关系,只顾自己搏击声名之人。”

兵部尚书杨嗣昌说完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听到杨嗣昌说话言词有些激烈,军机大臣首辅温体仁只好出面和缓道:“陛下,刚刚大司马言词有些激烈。我朝祖宗定有制度广开言路,言者无罪,言官御史以及一些官员虽有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之嫌,但也是一片忠心报国之意,还请皇上勿要计较。”

。祯皇帝冷着脸没有立即回答杨嗣昌和温体仁二人的话,反而开口道:“今日之事上疏内容一致,人数众多,朕怀疑有朝廷官员串联共谋,着都察院和锦衣卫合署办公,彻查今日上疏之事,如有外官串联,朕定会严惩不贷。”

“今日所上之疏,全部打回,上疏官员每人罚俸一个月,以儆效尤。不要人云亦云,要有所自己判断。要以朝廷为重,不要不顾大局沽名邀誉,当以此为戒!”

“散朝!”

“军机内阁大臣留下。”

殿中大臣都有此预料,倒是不慌不忙,走的走、散的散、留的留。

很快就只剩下寥寥数人。

温体仁、张至发、黄士俊、孔贞运、已经回来的贺逢圣、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户部尚书程国祥、行走方一藻,以及周大虎。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自己的心腹重臣,缓声说道:“这次调周爱卿本部兵马进京,主要任务就是整顿京营。京营以前乃是我大明最强兵马,五次北伐蒙古,历代战力威镇大明,一旦出战,所向披靡,而现在呢?建虏一但入塞,京营兵马不能御敌,需要号令天下兵马勤王来战,而兵马勤王,路途遥远,费时费力费饷,更为重要的是会打乱朝廷的剿贼计划,抽走兵马勤王,内地中原就会兵力空虚,给流贼以喘息机会,以往剿贼之功皆是白做,浪费无数钱力物力。此乃剿贼大忌,但往日明知此害,但不的不做。”

“现如今,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京营必须整顿,加强战力,能够单独应对建虏今后入塞,否则,长途调用兵马,再一再二再三再四,长此久往,必令地方和有关将领轻看朝廷,威信不再。”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大殿之中的重臣,随即宣旨道:“免去忠勇侯周大虎提督宣大山西三镇之职,着任总督京营戎政,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授尚方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