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
大青末年,社会动乱,烽烟四起,始祖人王崛起,逐青而建大人。作为前朝“余孽”,残余的大青势力为黄金平原所不容,被剿灭殆尽。走投无路,为了生存,一小撮贵族历尽千难万险翻越栖霞岭而到达了这极荒之地。
被中州遗落的地方,也是离文明最远之地,他们是第一批到达这里的开化人。
面对肆意穿行的猛兽和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的处境曾无比艰难,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经过置之死地的卓绝奋斗,他们驯化野兽,教化野人,克服无数困难,终是繁衍生息了下来。
他们没有实力再回到过去,也不想再回去。随着知情长者的离世,当权者有意抹掉过往痕迹,再无荒原人知晓与外界的联系。
所有的谣言都指向了栖霞古道,也把大家的目光都带向了这里。
也许是历史错乱中的巧合,也许是青人为求自保的有意为之。
在青人的刻意引导下,荒原人从未有人踏入黄金平原半步。慢慢的,古道变得只存在于民间轶史,口口相传中也艰涩难进,无人通衢。除了有意的人为原因,天公也成人之美,气候突变,栖霞山云蒸雾绕,山谷中瘴气沉积,山中原本的山戎人都已艰难生存,外人更是无法通行。
起初,几代人王曾组织兵马进入过栖霞古道,但彼时瘴气甚厉,毒物丛生,人员损失惨重,却未得出路。屡次失败后,人军为了一了百了,永绝后患,便将领路的青人以及抓到的前青余众,统一押至山中处死,湔冥幽境的累累白骨便是彼时所留。
尸体腐烂,恶臭盈天,夹杂百病,使得山中瘴气杀人更甚。“入栖霞不复生归”的谶言更是从此传开,令人谈之色变。
为了掩盖自己犯下的滔天罪恶,大人严令各类人员进山,同时封死了可能的进出口,加之口口相传的禁忌,大人彻底抹去了大青的痕迹。
一边是隐藏行迹,人间蒸发,一边是掩盖事实,闭口不提,于是栖霞岭便成为了世人眼中生死的禁地。
后人除非别无他处,基本上不会选择进入这里。然而随着中州战乱加剧,民不聊生,近年来,冒险进入栖霞古道的难民明显增多。这其中便有侥幸得存者,便到了荒人之地。
栖霞古道瘴气萦绕处为湔冥幽境,前文已经提过,山壁上的几个大字经岁月斑驳,依稀还在。大部分人便葬身在这里。
如果有幸抵得过瘴气,过了幽境,便抵达了清泠溪。溪边草木不生,水流静缓,毒蛇血蛭游于其中,传言毒蛇血蛭都为蛆虫所化,皆为剧毒。两岸常蹲守熊罴巨兽,待猎物前进无路或中毒身亡时分食其肉。最早溪上有简易木桥一座,原为山戎人所搭,山戎人出山效力安渝后没人打理维护,早已坍塌,破落不堪。能过这里的人少之又少了,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运气。
溪后前行是一座峡谷,壁立千仞,多赭赫,无草木。遍布陨铁,蝮蛇蛛蝎镂空山石缝隙,蝙蝠朋飞。谷底无光,手不见指,不辨西东,是为熊山。峡谷尽,有小口,仅一人可过。熊山之穴,夏启而冬闭。
过小口,树高林密,沟壑纵横,荆棘丛生,有毒者众,是为莽浮林。此四者,能过者寡之又寡。
一百多年前,大人把大青赶到这里,殊不知,一百年后,自己的王室子孙也会沦落到这里……
由于为栖霞岭所隔,这里的人难知外面的情况,这里的情况也不为外人所知。
伴着荒原的与世隔绝,中州人一直认为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连文献上都懒得写上几笔。
然而,将来常常掌握在旧文明的边缘。
大人不知道的是,随着大青败亡后的迁入,几乎把中州社会整个的运行模式搬了过来。比如朝歌有培养人才的“讲习堂”,这里叫“演武轩”。为了将来能够在这大青之中活得更好,无数年轻摇民经过层层选拔进入这里。尽管不会形成阶层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