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属于小冰川时期,它的气候常年要偏冷一些,而且伴随着干旱。因此在明末年间,灾情连连,粮食大面积的欠收。加上各地的流寇捣乱,中国的北方许多地方都是颗粒无收,灾民遍地。流寇、灾情,再加上北方边关的压力,造成了明末朝廷最严重的压力!
但是虽然在小冰川时期,并不是每年的气温都是一样的,现在只是11月中期,喻梅萍马上发觉不对,今年的冷空气似乎来的更加早,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也预示着今年是一个寒冬。
在地理的认知方面,许多人把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是以长江为界,可是在中学的地理课上已经明确的告知,中国的南北气候分界线,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襄阳地区的位置正好处于秦陵的南簏,也就是在中国南方的最北端,冷锋南侵并不是成一条线平行往前推进的,而是呈东高西低的走势,西边的襄阳感受到了冷空气,东部一线可能才刚刚推进到京津地区。从这里感受到冷空气,通常到南京还需要3~5天,这是一个商机!不过喻梅萍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她首先想到的是草原上。她马上起草了一份向草原上的讯问电报,问喻山那边严寒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接下来喻梅萍马上命令保康和双屿岛的制衣厂,立即停止现在的成衣生产,马上转入制作棉衣!原料和材料都是现成的,款式也都早已发放到各个厂,双屿岛方面如果马上转产,三天之后第1批棉衣就可以出现在南京。这就是有了现代通讯后的方便之处,全部安排好之后,喻梅萍就静等草原方面的回电。
其实对草原方面防寒的准备,喻梅萍在刚进入秋天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她给喻山那边发去了大量的棉帐篷,这些棉帐篷是以钢管为骨架的,这可不是后世那种管子用力一弯就弯了,大风一来吹得满山跑的偷工减料货,而是十几级飓风都无法撼动的军用帐,不光如此还运去了大量的棉衣,这些棉衣的量大大的超过了部队战士人手一套的量,还运去了大量的铁皮取暖炉子和取暖管,煤炭让他们通过土默特部落在山西大同大量的采购!
草原上的牧民冬天取暖烧的是牛粪,用牛粪来做燃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草原上很少有树林,也没有木材。牧民们因地制宜就用牛粪来做燃料,这是游牧民族的通用做法,除了蒙古地区之外,藏区也是如此!
烧牛粪没有啥技术含量,其实烧的就是干草,利用反刍动物吃了草料后没有消化掉排泄出来的粪便作为燃料。
牛粪很容易点着,它的最大的优点是晒干了以后比储存干草体积要小的多,当然缺点肯定也不少,除了味大之外,它的燃烧值也不高。
喻山的回电来的很快,他告诉喻梅萍,草原上降温的确很厉害,而且估计有暴风雪,但是他们能扛得住!
喻山没有撒谎,他们确实能扛住。不光是他们部队,整个部落都能扛住!草原上最难度过的就是冬天,要度过整个冬天,人困难牲畜更困难,因为大雪覆盖,牲畜的饲料就是一个大问题。每到秋季,牧民们就要开始储备牧草,把牧草割下来晾干后储存起来以备过冬的饲料,以往牧民们都是一家一户单干,因为人手有限,储存起牧草来差不多就行了。而喻山他们的部落,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的。集中放牧可以节约大量的人手,武装护牧又使的放牧的时候不至于提心吊胆,部落里集中大量的人手,在秋季的时候收割牧草,并且大量的储备了起来,这些牧草足够可以应付漫长的冬天甚至还绰绰有余!
今年的冬天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不光是来的早,而且温度降的非常的厉害,牲畜有着厚厚的过冬毛皮,一般情况下它能够扛住严寒。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是暴风雪,温度又降的极低,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大量的羊群死亡,这种情况又称为白灾!在中国的邻国哈萨克斯坦,他是前苏联分出来的,他原来的首都在阿拉木图,建国后,因为阿拉木图处于边缘地区,于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