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以后的程晓,的确没跟他撒谎,她妈吴英年轻的时候,的确应该比程晓漂亮。
现在的吴英,只有四十一二岁,和当年程晓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是一样大的。
但这时候的吴英,却依旧光彩照人,不输于程晓的漂亮。如果再年轻二十岁的话,这绝对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
程晓的父亲程建国,周大林是见过的。人长长得黑黑的,敦敦实实,个儿还没有他高。
幸亏程晓大部分的基因,都随了母亲。
他见到程建国的时候,程建国的头已经秃了,冒着油光,只在脑后还有一圈头发。
单论长相的话,程建国是无论如何也配不上吴英的。
程晓对周大林讲过,她母亲家是农村。
十六岁的时候,吴英中学毕业,已经是他们村里,学历最高的了。
七十年代,农村女孩可以上到初中,已经是相当不易,且应该是家里比较富裕的人家,才肯让女孩去读初中。
那时候农村里人们的观念,女孩早晚是人家的,能供到小学,识字就不错。多数女孩子甚至小学都上不到毕业,上个两三年,能替家里干活了,家长就不让上了。
毕业以后,吴英就通过当村支书的二舅,到村里的小学做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的待遇,和公家的教师,是完全不同的,不会开工资,只分配工分。有个当时的政策名词,管这个叫以工代干。
而且,民办教师并不保险,哪天不干了,还得回来种地。
想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只做民办教师是不行的,还得另想他法。
这个时候,程建国已经在部队里当了班长。
吴英是方圆十里少有的漂亮姑娘,中学毕业以后,上门提亲的就挤破了门槛。程建国恰巧回来探亲,他父母也托了媒人过来。
无论是家境还是长相,程建国是远远配不上吴英的,可那个时代,当兵的绝对是香饽饽。
吴英谁都没见,就见了程建国一个人,告诉他,只要他能在部队里提干,能把她从贫穷的农村里带走,她就会嫁给他。
兴许是吴英的这个承诺,让程建国爆发了动力。
从此之后,程建国就在部队里日新月异。四年之后,他当了连长,探亲回家,和吴英举办了婚礼。
以后的一年,就有了程晓。
程晓五六岁的时候,程建国提了营长,吴英就带着程晓随军了。
在随军这段时间里,吴英自修了高中课程,被部队家属单位推荐上了大专,回来之后,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学公办教师。
紧接着,吴英就带着程晓,调回了家乡所在的城市临水,在临水中学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至于为什么不随军了,非要回到临水?程晓问的时候,母亲总是支支吾吾,说一堆各种各样的理由,前言不搭后语。
在周大林想来,程晓父亲服役的地方,过于艰苦了,才是吴英不愿继续随军的主要原因。
程晓自五六岁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上小学以后又和父亲分离,直到初中毕业,父亲转业回到临水,一家人才重新团聚。她对父亲是比较陌生的,对他的记忆,也是从中学毕业以后开始的。
而中学以后,正是九十年代中期,全社会最注重学历的时候。程晓的眼里,就只有父亲严格督促她学习的严厉了。
军人出身的程建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着军人深深的烙印。什么不许做就是不许做,什么必须做到就必须做到,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所以,程晓怕父亲,不敢违抗父亲的任何命令。因为她的抗争永远不会赢。
中国军人的骨子里,是没有输这个词汇的。这是这支军队自建军以来,就严格奉行着的宗旨。在她的下级军官这里,这条铁律被深深刻进骨子里。对要达到的目的,没有条件,也不问为什么,无论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