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繁华,乃是人才荟萃之地。
为了下一届的恩科,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各地的举人,开始涌入了京城。
唐景年和陆恒远就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正式的到达了大齐的首都。
大家这么早就开始涌入京城,都是为了科考做各种各样的准备。
离着科考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京城里适合文人居住的地方,也都已经所剩无几了。
长期居住,自然是要租住地段僻静的民居,至于客栈那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客栈里人员混乱,也不适合温书学习,要是想要有个安静的环境,就很费钱了,那可不是一般的贵。
京城居,大不易。
不说日常消费,光居住这一项就让唐景年伤透了脑筋。
虽然在胡宅里,发了一笔意外之财,但是盘算了一下手里的这些钱,唐景年觉得要是说支撑到科考,还是很难!
毕竟,他的日常开销可不只是吃喝拉撒,他还要参加各种文人之间的聚会。
还有,购买纸笔,也是一项很大的开销。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唐景年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自己不一定能考的上。
万一要是考不上,那他肯定是要继续考的,这样的话,手里的钱就很是捉襟见肘了。
唐景年想了想,自己从重生到这个世界以来,就一门心思的读书考科举,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挣钱的事。
当然了,他现在也不准备考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唐景年在京城见到的文人,那都是文人中的佼佼者。
大家都在一门心思的奔着功名去的,他要是想着去经商,那他直接就不用考了。
至于最开始的那箱金子,唐景年还是觉得能不用就不用。
救急可以,但是一直依靠这些金子生活,唐景年觉得不太行。
甚至,在有了钱之后,唐景年已经慢慢的将之前用过的金子补回去了。
唐景年和铁头在遍寻京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之后。
面对着日益增长的消费,唐景年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寺庙。
不得不说,在住寺庙这方面,唐景年很擅长。
唐景年在考察了京城周边好几个寺庙之后,选中了一间不大不小不远不近的寺庙——章华寺。
寺庙一直以来,都有穷困潦倒的举人秀才借住的传统。
毕竟,这些人都是当官的种子,万一有一个考上了,那不就是结了个大大的善缘嘛!
但是唐景年的要求,还稍微的有那么一点点的高,他不想住在那些简陋的房间里,他想住在寺庙专供香客住的居士寮房。
居士寮房要是操作的好,可比住客栈要好的多了。
关于这一点,唐景年是很有发言权的。
进京一个月了,唐景年才算是在章华寺落了脚。
至于陆恒远就让唐景年特别的羡慕了,这位大少爷根本不为钱财所困,十分豪气的包下了一个小院。
果然,钱是英雄胆。
陆恒远住在这个地段,唐景年无端端的就觉得,陆恒远身上的气度越发的耀眼了些。
在安排好了住处之后,唐景年才开始正式的踏入京城的文化圈。
这一去不得了,唐景年就像是乡下来的土狗,直接就被京城里的文人们给震惊了。
京城里的文人圈子那也是很复杂的,其中大体的分为三大派:一派是京城本地的文人圈子;一派是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人士居多的文人圈子;剩下的一派,就是其他地区混杂的文人圈子。
这三大派里又分成若干的小派别,还搞得这么的复杂??
唐景年想到这些复杂的关系,就觉得那是剪不断理还乱。
当然,这些圈子的划分,也跟朝堂上有些似有若无的联系。
能走到这一步的文人,都是学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