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武和魏征的这次谈话是坦诚的,有建设性的,得到的结果也很好。
在李文武的保证下,魏征打消了原本的顾虑。
李文武的意思就是,如果魏大人你担心我以后会变,会变成一个暴君,那你何不如一直待在朝中,成为能时时提出意见的一个谏臣呢?
遇到一点事你就想告老还乡,遇到事情就躲这可不是你魏征魏大人的作风啊!
魏征一听也是,于是乎和李文武约定好,以后就要做大唐皇帝的镜子,可以让皇帝通过他照见自己的得失。
李文武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他也不希望魏征会像是历史上的那样,被死后戮尸。
虽说这位千古名臣不像历史上所说的那么完美,很多谏言都是为了山东士族的利益,可不管怎么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贞观年间政治的清明。
论迹不论心,只要他能提出正确的意见,就不用管那么多,人尽其用嘛。
李文武和魏征一边讨论,一边行军,十余日后就来到了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
李渊做太原留守的时候,在这里募兵起事,进而夺取天下,所以太原在大唐的地位很高。
与此同时,在太原扎根了数百年的太原王氏也是势力极强,算得上五姓七望中,除去李氏实力最强的一家门阀了。
不过此时,这个绵延了数百年的家族,也走到了尽头。
太原留守是李道宗听闻李文武率军赶到,已经在太原城外十里相迎。
"太原留守李道宗,见过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秦王殿下。"
李道宗的姿态摆的很低,完全没有长辈以及救过李世民的架子,而李文武自然也不敢过于托大,对他很是客气。
"您是文武的长辈,万万不可如此。"
将李道宗搀扶起来,李文武施礼道:"刚刚是朝廷法度,文武只能受了您这一礼。现在请受侄儿一拜!"
李道宗连忙拦住了他:"秦王殿下切莫折煞了我,绝不敢受殿下如此大礼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两人交谈了一番,很是亲近,李文武问道:"王叔在此驻守,那太原王氏表现的如何呢?"
"哼,那个王家依仗着自己家族的底蕴,根本就不把官府和我这个太原留守放在眼里。而且他们还拉拢其余的李氏族人,给了他们很多的好处。"
"我知道,殿下此次前来是来对付王家的,不过族里的那些老人你可要小心些啊,一个不小心就是千夫所指。"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在这个宗法大于天的古代社会里,如果被族中老人指责,那是就连李世民和长孙都护不住他李文武的。
这些老人虽然没有什么高官厚禄,最多也就是封个开国男爵子爵什么的,可是却是跟随着李渊一起打天下的李氏族人。
如果李文武敢动他们的话,估计就会被天下人指责。
这些老人辈分高,一个个的几乎都是和李渊平辈的,也就是李文武爷爷辈的,在他们面前,什么秦王,什么行军大总管的官职可就不好使了。
不过李文武也早就考虑过这事,那太原王氏为了自己的安全,以前就没少拉拢过朝廷官员。
这些在太原的李氏族人自然也是他们拉拢的重中之重,李世民曾经就跟李文武抱怨过,说这些老头子们一个个都鼠目寸光,为了一点利益居然就能和门阀搅和在一起。
而李文武在来太原之前,李世民还特意嘱咐过,对待这些李氏族人绝不能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否则等他回了长安,长孙绝对饶不了他。
李文武接到了这密旨之后,就开动脑筋想起了办法,在他看来,这些族中长辈其实还是很好对付的。
他们不过是因为眼前的利益才想要让王家平安无事,那就给这些人更大的利益不就得了?
反正都是李家自己人,肉烂在锅里,大不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