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287章 朝廷财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7章 朝廷财政(3 / 6)

银收入都是盐税,因此肯定是非常熟悉。立马给朱厚熜分析目前大明朝的盐税情况。朱厚熜静静地听着,也开始对于盐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你的意思是,盐税偷税情况严重。”

“是。如果正常收税,以大明朝人口情况来算,盐税收入不可能低于五百万两。”

“嗯。”

朱厚熜把刚刚吴廷举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然后仔细的看着。

想了好久之后,道:“吴卿,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盐税自古都是朝廷最重要收入,整顿盐业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皇上,盐业问题很多,很复杂。除了臣上面说的这些,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各方关系也不对。朝廷在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等地设有都转运盐使司,由他们来负责盐的生产和转运。为了监督这些都转运盐使司,朝廷又设立了巡盐御史职务。不过到了现在这些巡盐御史从监督都转运盐使司,变成了管盐政。目前我朝主要是巡盐御史管理盐政,都转运盐使司也要听从巡盐御史的命令。在这个基础上,朝廷还会从六部派遣部院官,监察盐政。这部院官、巡盐御史、都转运盐使司,职能重叠,出什么事情反而是很难追究某个人的责任。”

明朝的盐政,还是很复杂的。

比吴廷举说的还要复杂。除了六部派遣的部院官,负责盐政的巡盐御史,平时管理盐政的地方都转运盐使司,还有地方政府、地方镇守太监、东厂、锦衣卫都插手其中。

为什么。

盐挣钱,可以捞钱。

所以各个部门都插手其中,希望能够分一杯羹。吴廷举说按照正常情况朝廷应该收五百万两,但朝廷每年收入在百万两上下。剩下的钱都去了哪里?

贩私盐分了一部分,这些上上下下的人贪污了大部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朱厚熜想了想道:“朕明白卿的意思了。此事朕记住了。比起现在这样,把盐政统一起来管理,比现在这样管理更好。卿回去之后,也好好想一想,看看盐政要怎么改革。”

“臣遵旨。”

“吴卿,你跟朕说说商业税的问题。朕听闻江南地区商贾林立,很多都是富甲一方。但这些人都不交税,反而是那些小商人交税。”

“皇上,目前我朝商税,主要是收那些有门店的商税。户部收的商税不高,但地方政府其他税种多,因此普通商人税赋还是很重的。相反对于那些大商人,税赋就低了很多。应该说不是税赋低,而是这些大商人有的是办法逃税。就比如朝廷在运河的钞关收税,对于很多船都是不收税的。如官船、官员的船、内官的船、东厂锦衣卫的船、宗藩的船都是不收税的,包括一些有功名的读书人的船,只要不是大型的船,也会免税。因此很多大商人的船,要么是直接冒充官船,要么是挂靠在某些大人、某些衙门当中。他们过钞关的时候,直接挂着朝廷衙门的标志,要么就是挂着朝廷某些大臣的标志,钞关根本不敢管这些大船。至于一些小船,则是免费搭载有功名的读书人,让他们出面免税。可以说我朝每年钞关收入,不到真实收入的十分之一。大部分船都有办法避税。而且钞关税赋当中,真正押送到户部太仓的,更是不到钞关税赋的一半。”

“搜刮小民,放纵大商,乃大恶。”

朱厚熜叹气。

本来朝廷税赋,应该是从那些有钱人身上拿走。可是真实情况却是,大部分税赋是平民百姓承担的。看看钞关,其实就是过路费。

但过路费当中,官府的、当官的、权贵的,乃至于一些有功名的读书人都不用交税。那些商人也都是想方设法的避开交税。特别是大商人,有的是办法冒充官府,有的是办法挂靠朝廷大臣,用这种方法避税。可是正是这些大商人,运一次货物,利润惊人。结果是钞关的收入大大降低。

“还有臣最近接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