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朕要是写了,那么谁敢说不对。不知道多少读书人为了拍马屁,会一直说好。可是朕从来不认为一个人是十全十美,一个人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就算是那些圣人,他们说的话也不见得都是正确的,更何况是朕。朕年龄不大,处理过的政务不多,看过的书也有限,可做不到完全正确。朕就是希望卿来写,这样有人觉得写的不对,就可以让他们反驳。道理越辩越明,朕也很想看看天下到底有多少能人异士,有多少才学之士。”
“那臣就试一试。”
虽然不是圣人之言。
但刚刚朱厚熜说的那些货币和经济的关系,让吴廷举有了很多想法。以往很多处理过的政务,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都能够对上,都是有关联的。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些都写出来,真的能够对处理政务的大臣,或者读书的读书人有用,那也是好事情。
所以吴廷举想试一试。
吴廷举现在的年纪也不小,在晚年吴廷举也想留下点什么。写书,对于他们来说,算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嗯。到时候一定要让朕看一看。”
“臣遵旨。”
“吴卿,不说这个。朕想知道,朕要是想完成朝廷铸币,把铸币权收回来,卿认为应该怎么做才好。”
铸币权,要收回来。
但怎么收回来,却是需要计划,因为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就算是皇帝又如何,如果真的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现在铸币这么挣钱,利润这么高,他们怎么可能放弃。
一旦生气,那些人可是什么事情都敢做。
到时候很容易出现钱慌。
全国如果出现钱慌,很多重要城市都会大乱,很多商业都会停顿,直接影响全国经济的运转。历史上可是发生过不少次这种情况,结果朝廷都没有办法。皇帝又怎么样,朝廷又能如何,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是妥协。
“皇上,若要收回铸币权,首先整顿现在的宝源局。因为宝钞越来越不实用,所以朝廷对于宝源局不是很重视。听闻宝源局现在的管理很是混乱,因此第一步肯定是要整顿宝源局,派遣一名精明干练的人去负责宝源局的事情,然后开始铸币。但朝廷铸币的同时,千万不能取消目前民间流通的白银和铜钱。因为一旦取消那些旧钱,地方就会大乱。而且朝廷在钱币流通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可以用在官员俸禄、宗藩俸禄,乃至于六部用度,朝廷采购各个方面。只要朝廷铸币用在这些方面,那么很快全国都会使用朝廷铸币。那些民间钱币想要流通,首先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可是朝廷完全可以跳过这个步骤,直接从朝廷开始流通。”
“有些道理。”
朝廷办事,有天然的优势,是民间造币厂没有的优势。
中国古代历史的趋势是什么。
其实就是两个。
一个是皇权不停加强的过程。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丞相、贵族,那都是可以裂土封王的存在,是可以和王共天下的阶层,实力非常强大,可以对抗皇权。
之后的朝代,虽然打破了贵族,但中间出来了士族、豪门,还有皇权和相权在不停的博弈。
但整体来说,还是皇权慢慢的压制相权。相权的实力被皇权不停的打压。皇权为了打压相权,隋唐开始在制度设计上,直接分化相权,这才有了三省六部制。到了宋朝的时候,相权是进一步被制约。丞相,巅峰的时候,可以直接开府,有行政权、有议政权,可以和皇权对抗。以至于早期在圣旨上,皇帝是要和丞相一起签名才能生效。可惜这种相权是一去不复返。
相权越来越难以抗衡皇权。
到了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更是直接废了丞相。
另外一个是不停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
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博弈,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不过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是,中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