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侯,是关于刚刚册封的几家。”
朱厚熜顿了一下,叹口气道:“武定侯,你应该知道,刚刚册封的几家,一个是朕的祖母娘家,一个是朕的母族,还有一个是皇后的娘家。这三家家底有限,虽然朕给他们恩封爵位,也给了他们一万两银子的安置费用,但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郭勋没有插话。
因为郭勋不知道朱厚熜是什么意思。
这恩封的三家,都和朱厚熜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出身普通,但因为朱厚熜这个皇帝,他们都成为了皇亲国戚。新晋的几个外戚之家,未来到底如何,大家也都在观望。
如果皇帝重视,那么这几个外戚就有可能成为勋戚当中新的权贵。
“从惯例来说,恩封外戚肯定是要赐田的。但你应该知道,目前朝廷正在清查庄田,连皇庄都在清查范围。这个时候朕要是跟以往惯例一样赐田,必然会造成庄田清查工作出现干扰。因此朕决定此次恩封外戚,包括以后恩封外戚,一律不赐田。”
郭勋一愣。
郭勋的确没有什么大聪明,但也不是傻子,还是有很多小聪明的。
朱厚熜登基之后,就开始清查庄田。当然外面所有人都说,清查庄田是杨廷和在推动,是杨廷和在主导。但郭勋却是知道,朱厚熜登基一年半时间,朝局牢牢地掌控在眼前这个小皇帝手中。
要是没有小皇帝的支持,现在的庄田清查不可能推行的这么顺利。自从庄田清查之后,并不是没有皇亲国戚跟皇帝告状,就是为了自家的庄田。但朱厚熜全给压了下来。包括很多皇亲国戚这一年半跟皇帝乞田,但朱厚熜都没有答复。
现在朱厚熜又说,取消对于外戚的赐田。
郭勋虽然不知道,朱厚熜为什么如此的敏感土地。但已经明白朱厚熜对于土地政策必然是越抓越严。郭勋虽然不是纨绔,但也不是很懂得土地对于大明朝的重要性,更不懂得如何打破现在朝廷财政的问题,但猜测朱厚熜一些心事方面,却非常聪明。一下就知道,土地在朱厚熜这里很重要。
郭勋猜测,未来外戚不说,估计宗藩、勋贵、内官,都很难获得庄田。
“可是这三家底子太薄,朕有些放心不下。因此朕想给他们几家一些糊口的生意。不过他们三家估计也不太懂怎么做,朕想让你这个武定侯出头。”
“皇上,不知道臣可以做什么。”
“礼部正在推动在两京十三省建设大型图书馆,到时候会需要大量的书籍。而且这个计划一旦推动,就不仅仅是这么几个,全国会有大量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出现。到时候需要印刷的书籍数以万计,朕准备把这个交给武定侯。武定侯你带着他们三家,加上昌国公和建昌伯,做好这笔生意。算是给他们一个糊口的买卖。”
“臣一定可以完成。”
这种好事情,郭勋当然是愿意接受。
图书馆建设,要印刷大量的书籍,是一笔很大的买卖。且皇帝出钱开办图书馆,必然会形成一种风气。那些地方有钱人,或者地方士绅,都会模仿朱厚熜,出钱建设图书馆。那样的话,需要印刷的书籍真的不是小数目。
现在朱厚熜的意思很简单,要把这门生意交给武定侯。武定侯又不需要自己亲自做,京城这边有很多专门印刷书籍的出版机构。武定侯家里就有控制的书肆。
而且按照朱厚熜的也是,把朱厚熜刚刚恩封的三家外戚,以及把昌国公和建昌伯,也就是张家兄弟拉上来,那么这就不是很小的力量。这可是完全由外戚组成的,且都是和现在的皇家有直接关系的外戚。这些人联合起来,绝对不会有人轻易打主意。
更不用说,自己帮朱厚熜处理这个事情,就可以进一步拉近和皇帝的关系。
“那么这个事情朕就放心交给武定侯了。印刷书籍可是大事情,朕既然把事情交给你了,你就不能给朕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