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66章 轩然大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轩然大波(3 / 5)

昌侯所为。因此臣建议,督察院负责此案,刑部、大理寺都派人参加。而建昌侯也必须要到场,若他在拒绝,那么就派人强行带到审判现场。”

杨廷和虽然也是要重重处罚张延龄,但还是给了张延龄一个面子。

不像是其他人那样直接追究张延龄的责任。像石珤他们是直接要求羁押张延龄,这个事情不管是怎么发生的,张延龄都要负责任。

倒是杨廷和没有那么激进。

因为杨廷和是内阁首辅,还要顾忌张太后的态度。所以杨廷和是要循序渐进。

“太后懿旨到。”

杨廷和说完之后,整个廷议短暂的陷入了沉默。

因为杨廷和的建议,算是老成持重之言。既没有直接定张延龄的罪名,但也没有轻易放过的打算。虽然没有表示要三司会审,但也表态督察院负责清查此事,刑部和大理寺都要派人过来,等于是另类的三司会审。

若真的关系到张延龄,到时候再处理。

但杨廷和这样的态度,还是让一些激进的朝臣不满意。只不过杨廷和是内阁首辅,所以大家不好直接反驳。但不少言官已经是蠢蠢欲动,准备反驳杨廷和。

就在此时,突然之间外面响起了“太后懿旨”。

瞬间在场的很多朝臣都立马皱眉。这里是武英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特别是朱厚熜登基之后,处理政务都是在武英殿,所以武英殿慢慢的成为了朝廷政务处理中心。今天更是皇帝在武英殿召开廷议的日子。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太后来捣什么乱。

汉唐时期,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宦官、后宫、外戚、军人。这四方面势力的干政,是读书人最讨厌,也是最敏感的。正是因为历史上发生过太多次这些势力的干政,朱元璋开国之后,就对于这些很是重视。不允许这些势力干政。

到了现在,大明朝的文人对于这些势力依旧是非常忌惮。

当中后宫干政,也是朝臣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后宫干政一旦成气候,那么宦官、外戚都会出现。这是扰乱朝政的事情。在大明朝,因为朱元璋的原因,整个大明对于后宫关注都是非常排斥。

张太后是骄傲的。

她的骄傲来自于她的前半生。无忧无虑,没有任何争斗就成为了大明朝最尊贵的女子。一直在高位,让张太后“目中无人”,也没有多少思考。

在朱厚熜召开的廷议上,大咧咧的就来了懿旨。

虽然太后懿旨来的不是时候,但朱厚熜还是率领群臣接旨。朱厚熜是皇帝,在武英殿这样的朝政处理中心,朱厚熜就是一切,朱厚熜就是老大。

圣旨最大。

不过朱厚熜还是给足了张太后面子。毕竟张太后是朱厚熜的长辈,既然张太后的懿旨到了,朱厚熜还是像晚辈一样,认认真真的听张太后的懿旨。

其他朝臣也是如此。

虽然他们都非常生气,认为张太后实在是不懂事。武英殿哪里是太后下懿旨的地方。但既然朱厚熜都接懿旨,他们也只能是跟着接懿旨。

张太后的懿旨很简单。

告诉皇帝,告诉朝臣,建昌侯张延龄是太后的弟弟,让大家都老实一点。当然不至于直接这么写,但意思是这样的意思。那就是谁也不允许找建昌侯张延龄的麻烦。

谁要是敢找建昌侯的茬,那么张太后绝对不会放过他。

“皇上,‘皇明祖训’有言: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女人,宫门外一应事务,毋得干预。后宫宦官不得干政,此乃太祖高皇帝所立祖训,太后也不例外。”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