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宫匠> 第二十四章 不是闲人闲不得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不是闲人闲不得02(2 / 3)

年,资历尚浅,出任封疆大吏,而且一下子就巡抚两大省份,显然还是嫩了些。臣恐他难以服众。”

郭璡厚重勤敏,但生性谨慎,他担心的其实并不是于谦资历浅,而正是杨士奇所说的“刚正不阿”,于谦太耿直了,不把官场的潜规则放在眼里。而这种话当然是不好拿到台面上讲的。

“诶,资历浅怎么了?”朱瞻基道,他坚决看好这个年轻人。“讲资历但更要讲能力,我们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郭大人!”

“臣在!”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两省,加兵部右侍郎。吏部备案发文,昭示天下!”

“遵旨!”

朱瞻基道:“好了,巡抚人选就议到此。我们来商议商议另一件大事,下西洋的事。自永乐二十年至今,我朝已经八年未曾派船队出使西洋诸邦了。如今我大明朝河清海晏,物阜民丰,国力强盛。郑和从南京上疏,他新近设计出了一款宝船,四十四丈长,一十八丈宽,极为威武。朕已命他依图建造,打算造好后让他再度出使西洋二十国,宣我国威。诸卿以为如何?”

礼部尚书金幼孜奏道:“陛下,近年来我朝的威胁一直在北方,并非来自海上。臣以为,下西洋虚耗靡费太甚。永乐朝六下西洋,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钱粮,支费浩繁,库藏为虚。臣建议,下西洋之事须量力而行。”

杨士奇反驳道:“金大人差矣。我朝虽无来自海上的威胁,可是郑和六度下西洋,加强了我天朝与西洋诸邦的联系。西洋诸邦更仰仗我天朝维持秩序。今获悉,满剌加国王欲亲自前来我天朝朝贡,却被邻国阻碍。我朝遣郑和船队前往,正好可以向其邻国国王传达敕谕,要求他与邻为善。”

朱瞻基道:“杨阁老说的对,治大国不可光算金钱账,更须远大之胸怀。此事就这么定了,召郑和来京,商议出使西洋事宜。”

杨士奇:“遵旨!”

南京城,留都左副都御史吴讷在书房中给自己年轻的学生徐珵讲解《庄子?秋水》。

吴讷字敏德,号思庵,常熟人,博览群书,议论有根底,永乐朝曾侍禁廷,备顾问,也称得上一代学问家。

徐珵听完老师的一番讲解后道:“师尊论述《秋水》,极为透彻,学生受益匪浅。可学生有一点不明,还想请教师尊。”

“说说看。”吴讷道。他的这个门生总有提不完的问题,常常令他大伤脑筋,难以解答。不过,独立思考不盲从,这也正是此生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他欣赏的也正是他的这一点。

徐珵道:“庄子站在濠上艳羡濠中之鱼从容出游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答:‘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庄子说:‘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请问师尊,庄子这是在诡辩吗?”

“问得好!”吴讷道。“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夫以为,庄子不是在诡辩。其实呢,‘不知’也是一种‘知’。庄子曾经说过:能把自己病情说清楚的人,就不算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所以,真正的‘无知’,是你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由此可见,提出问题远比解答问题重要。一个问题被提出来,哪怕没有答案,也已经是一种‘知’了。”

吴讷的回答深入浅出,清晰明了,且别有新意。

“那么,庄子究竟知不知道‘鱼之乐’呢?”徐珵显然并不满足于老师的解释。

吴讷想了想,道:“庄子知道。但问题在于,他没有办法让惠子知道他知道。”

“学生明白了,”徐珵道。“庄子有一个‘马非马’的理论:我们知道的马,并不是那匹马本身,因为我们不是马,所以没办法站在马自身的角度去看马,也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