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荇被扇得唇齿流血, 他蠕动喉结,咽了下去。
“是下官办事不力,请王爷恕罪。”
这件事办得太急, 又不得不办。淮王想要在群臣的簇拥之下,逼着皇帝退让、重新立储, 短时内想要立起这番势力,整个朝廷放眼望去,非裴家及其姻亲不可。
“早知是要拉拢的,之前为何要得罪他们?”淮王生怒, 不仅怒在今日空无一臣的宴席,还怒在走入了死胡同,想要扭转局面却无计可施。
黄青荇解释道:“早前裴少淮站在东宫那边,若是不动他……即便太子犯了错,在裴系的支持下,太子也能东山再起。”
“为我所用者,乃顶上琉璃,不为我所用者, 便是地下瓦砾。”淮王不打算再在裴系身上发力, 他道, “去查一查, 本王就不信, 盘枝错节的姻亲,诺大的家族宗枝, 能做到巨细无遗、百无一漏。”
“下官遵命。”
在淮王离开后,黄青荇坐在淮王方才的位置上,掏出白绢,仔细把嘴角渗出的血迹抹去。随后他换了身行头, 戴上斗笠,从贺相楼后门出去,拐入了民巷。
混入闹市人群里,泯然众人,黄青荇立于一伞摊子前,对过暗号后,把一小卷纸条留给了线人。以此禀报上家,他昨日在裴少津面前暴露了形迹。
很快,当日夜里,黄青荇便收到上家的回话,唯两句话——其一,“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尔早便暴露了形迹”。
黄青荇气涌如山。
便是写在纸上的字,也能看出这句话里头的轻佻、戏谑和嘲弄,仿佛在指着黄青荇的鼻子骂道:“你岂是昨日暴露身份的,你早便被裴伯渊识破了。”
上家猜到黄青荇可能可能已经显露了身份,但还是让他顺着裴少淮的意思入京、入宝泉局,这让黄青荇再次觉得,自己就是上家玩弄于股掌间的一枚棋子,往前一步是试探,成也好败也罢,都无关紧要。
受了折辱却无力反抗,上家甚至戏谑告诉黄青荇,他只是自梦为鱼罢了。
翻到纸张后面,上头写在第二句话——“不惜一切,助其发动宫变”。其,自然指的是淮王。
如此看来,淮王也不是什么“真得鹿”者。
……
同样是夜里,林府孙辈林小六揣着父亲的信,趁着夜色进了伯爵府,把信交给裴少津。
林远带船队出海行商,林遥则带着车队北上,与鞑靼做珠宝买卖,这是林遥从北疆送回来信件。
“父亲叮嘱要把信交给大表叔,可大表叔如今……”林小六道,“事情紧要,请二表叔阅后紧早拿主意。”
林小六离开后,裴少津拆信,一读方知。
年初时,林遥同前两年一般,带着珠宝北上换鞑靼的骏马。原本一切顺利,结果交货的前两日,鞑靼贵族突然改口,说今年不要珠宝,改要粮食。
彼时,马匹早就送回大庆了,林遥拿不出粮食便是欠账,鞑靼扣押了他。林家商队知晓后,想法子运来了一批粮食,又拿到官府粮食交易的批文,才得以将林遥赎了出来。
同样是北上做珠宝生意的其他商人则没有林遥这么幸运,他们拿不出粮食,至今还留在鞑靼帐中。
除此之外,林遥回到大同府,发现大同府各地开始传出流言,言说天降灾星,导致大庆北境连年长冬,异常寒冷,田亩里寸草不生、颗粒无收。造谣者煽动百姓们赶紧南迁保命,若是跑得迟了,被官府拦住,想逃命都没处去。
秦晋之地这几年的收成确实不好,冬日也比往年更冷,如此一传,少不了有许多百姓相信,纷纷暗中动身南迁。
林遥在信中写道:“眼下流言刚起,水花不大,官府以为百姓安土重迁,轻易不会离开秦晋往南走,颇有些不以为然。然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信的人多了,保不齐会发生什么乱子,表弟还是早作准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