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尚在幽暗沟渠之中自行疗伤的陈轩波、静驻馆驿内等待消息的张折竹都不相同,此时的霍无忌和王麟,正自饶有兴致地向北宁城东门走去,背上虽各有大捆柴蓬,但他们的神色间却绝无阴鸷和忧虑神色,看起来倒像心无挂碍一般。
民间俗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想来这春日的清晨也许就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时刻,能够使人处之忘忧,见之泰然。
当然,霍无忌和王麟并没有忘记此行的任务,只不过有些事情需要雷厉风行,定策疾为,有些事情却是越摆出安闲适意的样子,越容易成功——正如这两位少年现今要做的事一样。
并肩漫步,目光扫视四周,但觉微风和煦,如水如玉,又见新苗返青,生机盎然,王麟心中似有所感,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沉声说道:“世人都说春光好,可是真正能有心思赏玩春景者,只怕不多,尤其是在这两军对垒的北疆诸地,能有此意的人便更加少见。
“其实每年都会有春日来临,也都会有新鲜不同的景致,它们就在那里,只是很多人无暇关注,最终只能是辜负了良辰,等到生机不再,这些人又要哀叹生之须臾、韶光易逝了。”
话虽如此,但王麟随即想起,自己却也有好几年不曾这般悠闲地在春色中漫步。记得上一次自己欣赏春光,还是在与父母家人一道共行,而时过境迁,现下身边却只有霍无忌这位军中同袍相伴。
或许人事变迁就是如此,时光会推着自己不断向前,无论自己是否愿意,所有的变化都是寂然无声,正如这春日里喧嚣的鸟儿一样,等到你注意到它们的曼妙,便不难发觉已经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季,而那些逝去的时光便如从指间流过的沙砾,不知何时才能被再度拾起。
不同于昔日与王麟一同欣赏春景的长辈,眼下走在他身边的霍无忌似是没有议论景致的心思,即使将他的感叹听在耳中,也并不出言附和,反而肃然道:“王家贤弟当真是好性情,值此身负军令之际,还有为周遭风景抱不平的心思,咱们要是再不快些进城,只怕迟则生变。”
脸上笑容未褪,脑海中的思绪已被霍无忌的这一句话扯了回来,苦笑之余,王麟忍不住出言劝道:“霍家兄长如何直恁的火急?咱们两人现下的身份可不再是军中将士,而是两个结伴进城贩柴的少年,言谈之间、举动之际也应当好生注意些,免得露出了破绽。”
足下脚步不停,霍无忌转头瞧了王麟一眼,随即又道:“看来我真是不适合做这等灵巧事,依我想来,说不得咱们索性两个人,两把刀,直砍进城中去便罢,又何必多费工夫?”
听他有此言语,王麟并不觉得奇怪,须知自己先前做得都是相对轻省,不需多费气力的活计,心中所想自然便会与霍无忌不同,这位仁兄为了寻找合适两人身形的衣衫服饰,早已来回跑了数十里长路,此刻不愿再兜圈子,也是人之常情。
虽解其意,可王麟仍是并不松口,反而就从此行任务谈起:“咱们早已讲好,此行要做的是伪装混入城中,再设法与陈轩波、张折竹等人联络,当真似兄长方才所说,不顾一切地冲杀进去,北宁城中是否有人能够抵挡暂且不说,咱们还能如愿以偿,接应他人么?”
霍无忌情知此言在理,不加反驳,只是各人性情不一,明白道理,并不代表心中就绝无别念,知晓关窍,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便能全盘依计而行。
好在他也明白,兹事体大,事关众人,总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行事,以至于最终功亏一篑,这是第一次领了正经的军令单独行事,霍无忌也不想落得失败的结局。
压了压心中的焦躁,随着王麟的身形而动,两人交谈之后行了数百步,便几乎是不分先后地来到了那一座北宁城东门外,准备就此进城。
据常理而言,如今正值焱朝与北戎互相交战争锋的时节,北宁城又是正当前线,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