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陵阳公主顾瑱已经到达胤州北宁郡的同时,身在帝都的焱朝皇帝顾秉业却是身处于两派朝臣的交锋之中,难以决断。
来自于前线,关于秦王顾霄霆与北戎停战议和的消息早已传送到了帝都,继而便引起了朝臣之间的轩然**。对于他如此行为到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听之任之还是严惩不贷的争吵,在几乎所有朝臣的议论之下,一连十几天,顾秉业竟是难以决断。
其中左丞相归遇乐为首的一干文臣,主张严惩顾霄霆等人,毕竟国法不可废,私情不可徇,秦王虽然贵为皇子,但也不能逾越。除此之外,叶珏身为秦王副将,越朗为监军,二人未起到制衡劝谏之责,也应该接受重罚。
甚至这一派中的有些更为激进者还表示,大将军叶瓒、骠骑将军孟元敬等人身在前敌,理应为全军将士做出表率,而他们既不能制旁人与敌军媾和,便也应该一同受罚。
与这一派相对的,则是以右丞相公孙隆为代表的一群文臣,他们主张兵家之要在于随机应变,既然前线将士公认不可再战,必然有他们的理由,不能强行拂逆。至不济也应该召回秦王等人,听他们陈述利害,秉公而断,岂有在千里之外便要随意干涉前线战和的道理?
这般论调一出,归遇乐等人自然嗤之以鼻,当即回应道:自古兵家便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说法,更何况战和大计事关国家兴衰,怎么就不能由朝廷干涉?再者,这个口子若是开了,日后万一出现更多的不遵法纪之事,朝廷又该如何对待?
实际上,不光是朝中的文臣因为这件事几乎闹翻了天,即便是留守帝都的武将们之间,也是争论的不可开交。
当然,武将之间的争执大多并非是争论与敌军阵前议和是否与国家成规冲突,而是在争论此时议和是否代表国家之武备已经不如当初,也并不能给焱朝带来足够的国家利益。
这其中尤其以担任京营总帅的平王顾霄宁为最,他认为此时的议和正是示弱于敌,必然会遭到敌国的轻视和以后更为猛烈的军事打击。同时以此为论点,他提出此时应该立刻撤换前线指挥的将帅,尤其是主动议和的秦王顾霄霆,已经不适合再留在前线,以免他继续影响将士们的抗敌之心。
但是,其他的一些武臣,如龙骧将军常猛等人则认为,焱朝与北戎均为世间强国,就目前形势而言,彼此均不能一战灭国之心。既然如此,那么焱朝此时最应该做的,便是要借助此次议和,谋求更大的好处。况且此时两国开战已过数十日,焱朝前线近十万人马,每天都要消耗国库中的各种资源,倘若双方长久对峙、拉锯,便会影响国力。
从皇帝顾秉业扫平诸势力、涤荡乱世开始,到焱朝立国、休养生息,以至于今日,不过十几年光景,平民之生活远未富裕,便是身在行伍之人,也多有思和之想。在这样的前提下,若与北戎真的展开一场倾尽国力的大战,自然不合时宜。另外,南边的南浮国近些年厉兵秣马,时思入寇,也不得不防,如果朝中精兵大部调往北疆,万一南浮国异动,南疆三千六百里防线,岂不是空门大开?
应该说,身在帝都中的各位朝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也无论所持的是哪种主张,都算是能够言之成理的。也正因为如此,几方互相争执不下,历经近半月之久,仍然是莫衷一是,没有定论,皇帝顾秉业每日被这些人的争吵闹得昏昏沉沉,自然就更加难以做出最终判定。
倒是太子顾霄清此时颇为果断,主张无论如何都应先让秦王暂时回京,一来毕竟少年王侯久在帝都,并无多少军事指挥的经验;二来焱朝各军如在此时与北戎临阵议和,也确属众人始料未及,作为这件事情的主导者,秦王也确实需要回京给众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顾秉业初闻此事之时,心中自然是对秦王颇有不满,但毕竟父子天性,他也并不好即刻怪罪顾霄霆,只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