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23岁,怎么认识就如此深刻?”林淼好奇地问,“是书本告诉你的吗?”
“也许吧,有时候我也会自我怀疑,毕竟我的年纪太小,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看阅历的。”刘琳说。
“嗯,这就跟人的两条腿走路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林淼嘟囔了一句。
忽然,他意识到了什么,他双手一击,兴奋地说:“我知道你为什么选择做志愿者这份工作,并且能够自我调节的缘由了!”
刘琳愣了一下,显然,林淼的思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这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她稳了稳自己的情绪,继续平静地说:“真是怕跟你们这些搞创作的人聊天,感觉自己随时都是你们研究的一盘菜。”
必经姜还是老的辣,林淼现在能够基本判断出来刘琳刚才行为的逻辑线:
她在通过工作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提升,在她的眼中,网格员、志愿者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角色,而是一个修行的道场,她就是道场中的一个善男信女,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助。对她来说,最大的回报和快乐就是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去,然后弥补自己的短板,所谓的“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林淼想了想说:“我的看法是这样,你看对不对?”
“你说。”刘琳相当豁达,见刚才的聊天没有按照既定方向走,自己也不失落,依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随缘姿态。
“你把工作当作一种修行,当你着眼点更高的时候,当下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善缘,你会以欢喜心来面对,对吗?”这番话是林淼仔细组织之后说出来的。
刘琳低头不语,在咂摸林淼的话中况味。
许久,她才抬起头,看了一眼林淼说:“基本上是这么回事,但有点偏差,偏差的地方不在于你的结论,而在于你的……看问题的角度。”
这话有点深奥,轮到林淼咂摸起来。
“你的意思是说我在乱放箭,然后其中的一箭歪打正着,命中了靶心?”林淼笑着补充一句,“或者说,我朝北放了一箭,然后那箭命中了南边的靶心?”
刘琳大笑,很是欢畅,估计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林淼一般有意思的人。
林淼被笑得有些莫名其妙,只能陪着尬笑。
等刘琳缓过气来,林淼说:“这么乐啊?”
“你说的都对。”刘琳说,“但你的角度有问题,就是你会先入为主,你会假定我们是菩萨,然后再来验证这个观点成立。”
“哦,是这样啊,”林淼挠头,“后生可畏!那这样好吗?”
“谈不上好与坏,只是这样的危险就是,一旦你的假定是错误的,你会陷入到虚无主义泥潭,很难走出来。”不愧是看过许多书的人,话一出口十分有分量。
林淼感觉到这样的工作状态真是有趣,如同一条双线在交织,为公为私都得到了满足,和谐统一。
话题引发了共振。
“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林淼说,“你是在说我另辟蹊径是有风险的对吗?”
“但我相信,人只要发心是好的,结果就一定不会差。”刘琳说,给了林淼一个鼓励的眼神。“你要相信,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怎么对待你。”
林淼一时间有些感动,无意中,他捡到了一个“金句”。当这个金句从刘琳的嘴里冒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原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用在她的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他找到了他要表达的东西。
这一刻,他就是“搬运工”,跟房鹏程那种“搬运工”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发心完全不同。
林淼是为了刻画主体,房鹏程那种人是为了得利。
虽然刻画主体也是最终为了作品得到认可,也属于“获利”,但毕竟那不是林淼们所追求的本质,那只是附属物。
房鹏程之流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