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唐军攻占了兴州,正朝着三泉县逼近,这意味着兴元府的后路随时会断。
之所以镇西军速度这么慢,主要还是距离。
当日在长安的议事后,李存敬和李保衡就回去布置作战,虽说大军之前就在集结中,但也需要时间。从凤翔府到兴州城下,也需要时间。
于是乎,在六月十日,李保衡才率领一万先锋大军抵达兴州城下,而这个时候镇西军的主力只有一半抵达凤州,剩下的还在陈仓道中。
因为兴州的兵力并不雄厚,兴州刺史以为唐军在攻打兴元府,不会来攻打兴州,防守也有些松懈。
唐军攻城后,兴州一直得不到增援,所以只坚持三日便城破。
拿下兴州后,李保衡带着麾下主力就杀向了三泉县。
而此时的兴元府外,面对三万唐军的进攻,王宗俦也压力颇大。
唐军收编了武定军节度使的五千兵马,并编入了唐军,加入攻城的队伍之中。
最开始,赵靖本想劝降王宗俦,结果派去的使者却被杀了,气得他直
接下令攻城。
兴元府毕竟不是普通的城池,王宗俦担任节度使后,也曾加固城墙,所以进攻并不顺利。而左龙武军的潼关炮也在路上,并未运到前线。
没办法,即便是子午道,运送潼关炮这样的攻城器械也不容易,更别说神机营的火炮这些。
因此攻城并不顺利,在损失一千多人后,赵靖就下令围城,他还不信了,城内的蜀军真的要死扛到底。
“节帅,唐军一部顺着连云道南下了,沿途的寨子都闻风而降,恐怕不日就会抵达兴元府以北;三泉县那边,唐军近万人在攻打三泉县,我们的退路很有可能被切断。
如今朝廷援兵不见踪影,节帅也需考虑一下,就算是为了一众将士。”
王宗俦本来听地很认真,可听着听着,手下的人就说的越来越偏,这明显是有其他打算。
想到这里,王宗俦表情阴冷地盯着这名心腹,“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投降不成?别忘了,你是大蜀的将领,岂能轻言投降?”
不仅是这名心腹,其他将领迎面跟王宗俦对视之后,都纷纷低头。看到这种情况,王宗俦神色有些难看,这些手下都失去了抵抗之心,这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