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程在干什么?朕记得之前让锦衣卫把杨吴来人情况告知了鸿胪寺吗?
后百济也就罢了,杨吴毕竟关乎牵制伪梁兵力,来人朱瑾也是节度使,卢程这个鸿胪寺卿为何不亲自去迎接?”李柷言语间有些不高兴。
他虽未明说,但作为臣子,难道不该好好领会上位者的心思吗?他本以为卢程再差也是世家出身,不至于如此糊涂才是。
“回陛下,臣也不清楚怎么回事,要不臣让锦衣卫查查?”刘明自然不会说卢程这些天都忙着应酬去了,没空管鸿胪寺之事。
圣上不是傻子,他若是说的太多,肯定会被怀疑。
“暗中查查,看他在干什么。”李柷虽然不满,但也没有因此胡来,暗中查查卢程就是。
“臣遵旨!”
卢程等人的行踪并没有刻意隐藏,所以锦衣卫早就查到了这一群人在那里妄议圣上的情况,不过刘明也不敢立即拿出证据。
其实若不是杨吴使团一事,刘明可能还得想其他办法。如今是圣上下旨暗中调查,他只需调查数日,再把之前的证据呈上就是,这样一来,他就不会牵扯其中。
于是三日后,刘明便把卢程等人私下聚集、妄议圣上等证据交到了李柷面前。
看着这群暗中聚会之人的名单,李柷只是露出冷笑,便把这事扔在一边,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若是有人议论他,他就把那人杀了,谁来做事?
他需要的是能做事的人,只要不是勾结外敌或者祸乱朝政,一般情况下他都能忍。
刘明也察觉出圣上好像并不打算处理此事,也不再提及此事,以免惹怒圣上。
而李柷鉴于杨吴使团此来对朝廷颇为重要,考虑到鸿胪寺接待不周,所以他便让郭崇韬去跟朱瑾谈谈,摸摸杨吴的底。
“朱正使,
前些年怎么不见你们派使者来太原?今年却想到派出使团,还是朱正使亲自带队。”看到朱瑾,郭崇韬直接把起旁边的徐知诰忽略了。
徐知诰不过是徐温义子,自然没法入郭崇韬的眼。
朱瑾装作没听到郭崇韬话中的嘲讽之意,而是坦然回道,“前些年陆路堵塞,海路也不安全。恰逢伪梁实力大减,吴王的使团才得以经海路抵达朝廷所控制的海港。”
“既然你们能来,说明也承认是大唐的臣子,圣上听闻也很欣慰。”郭崇韬笑着道,跟朱瑾打着太极拳,“早年间,晋王李克用曾派史俨、李承嗣二人率领数千骑兵增援朱正使,不知二人在淮南境地如何?可否在世?
毕竟是河东老将,也是晋王李克用的爱将,若是二人还在世,圣上打算让二人回朝廷任职。”
朱瑾听了心里不禁冷笑,脸上却严肃道,“李承嗣如今是淮南节度副使、楚州刺史,坐镇诸州防备伪梁军队南下淮南;史俨将军如今身体抱恙,在扬州养病,无法远行。
都是为朝廷效力,在淮南和在朝廷其实都一样。”
朱瑾并不傻,他自然不会让这两名好友回太原送死。
史俨和李承嗣二人是乾宁三年(896年)奉李克用之命,率领三千骑兵增援时任泰宁军节度使朱瑾对抗朱温。但同年因为魏博和河东交恶,史俨二人就无法通过魏博返回河东,就滞留在泰宁军节度使。
第二年,也就是乾宁四年,朱温大军攻破郓州,杀朱瑾堂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同时朱瑾部下康怀英等人打开兖州城门向朱温投降,恰好在徐州境内劫掠的朱瑾、史俨、李承嗣三人带着数千骑兵被逼南投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本来淮南军队就不善骑射,也缺骑兵,朱瑾三人率领数千
骑兵来投,杨行密大喜过望,对三人推心置腹,并留为己用。
要知道李承嗣和史俨二人是李克用手下大将,后者曾说失去二人,如失去左右手,就派使者前去淮南,希望杨行密能放二人回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