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曾在李唐那里待过,可知李唐如军情形如何?”别看朱友孜身为亲王,但消息却不是很灵通。
李唐的不少消息都是被封锁的,只能通过那些商人口中得知。
李继韬想也不想便说道,“李唐的小皇帝残暴无道,当初助其坐稳皇位的李存勖一族都被其屠杀,还有刘仁恭、王处直、朱友谦这些人,都被其灭族。
跟大梁政治清明相比,李唐却是大为不如。若不是如此,李某也不会弃暗投明。”
他被李柷夺了昭义基业,被逼着来了这开封当孙子,心中对李唐朝廷自然没有好感,只是言语间诋毁,还算是好的了。
刘仁恭父子虽说是李存勖俘获的,但还没来得及,李存勖就被李柷收拾了。所以这对燕王父子及其族人,是死在李柷的手上。
“这么残暴?动辄灭族,也太狠了吧?”朱友孜听闻有些震惊,即便是他父亲那么残暴,也没说动辄灭族。
朱友孜身后的一个谋士却是暗暗撇嘴,显然不认同李继韬的话,这也就骗骗不知情的康王。
李继韬一脸认真地点头道,“李唐小皇帝所作所为,实属一个暴君。以李某看,李唐注定不会是大梁的敌手,假以时日,李唐必定被大梁所灭。”
“若真的如此残暴,的确不像是能长久的王朝。”朱友孜点了点头。
就在两人悠闲地交流时,有一人骑着快马飞驰而来,看到朱友孜二人所在的位置,连忙策马过来。
亲卫核实身份后,便放那人过来。
“你有何事?”看到来人是宫中宦官,朱友孜以为是来找
自己,一副趾高气昂地作态。
宦官连忙回道,“见过康王殿下、李相。回殿下,陛下急召,让李相入宫议事。”
“入宫议事?”李继韬听了有些惊讶,不经意瞥向朱友孜,发现对方脸色有些难看,“可知是何事?”
宦官看了一眼朱友孜,为难道,“奴婢也不知道。”
李继韬懂了,不是对方不知道,而是当着朱友孜的面,对方不便说。
“既然是圣上召见,李相便去吧,可别怠慢了。”朱友孜沉着脸道。
“殿下恕罪,李某先行告退,等空闲时,再去康王府与殿下打球。”虽说不知道朱友贞召见自己想干什么,但自己如今身份,自然不敢有所怠慢。
朱友孜点了点头,并未说其他的话。
在李继韬策马跟着宦官而去后,朱友孜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朝中议事,自己一介亲王居然不知道,甚至不如一个新近归顺的降臣。
“你说本王那三皇兄什么意思?为何对本王如此不信任?”没有外人后,朱友孜忍不住动怒道。
“殿下,圣上或许是有要事跟朝臣商议,不便让殿下知道。”旁边的人低声解释道。
“什么不便让本王知道,不就是猜忌本王。他自己得位不正,也怕我们这些人学他,所以才会把本王软禁在开封城里。”朱友孜不满道。
“殿下慎言。如今圣上稳坐皇位,殿下切不可冲动行事。不仅是殿下,小的听说,除福王外,其他亲王都要被召回开封。
这种情况下,殿下切不可当出头鸟,否则定会惹圣上不喜。”作为谋士,自然得为主公出谋划策。
朱友孜平复了一下心情,想起刚才跟李继韬的对话,随口问道,“李继韬此人可否结交?”
“殿下,此人志大才疏,满口胡话,可结交,却不能
深交。”谋士想了想说道。
“为何?他说的那些话有什么不对吗?”朱友孜毕竟年轻,知道的事情不多,无多少社会经验。
“回殿下,李唐小皇帝残暴是不假,那些人的全族也的确是李唐小皇帝所杀,但李继韬却不是因此投靠我大梁。
据小的所知,李唐小皇帝诛杀李存勖一族后,励精图治,先后击败李茂贞、契丹人,然后大举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