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
看着眼前这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士兵,李县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边起火了!”
突然有契丹人喊道,李县令等人下意识看过去,看见县衙及其周边的房子已经被点燃。李县令本担心雨会淋湿那火,可他突然发现雨居然停了,天空中的乌云已经变得稀薄。
就在那一瞬间,一缕阳光穿过层层乌云,照射在了大火燃烧着的县衙。
看到这一幕,李县令不禁沉默。
就在他准备跟契丹军队同归于尽的时候,契丹人那边开始出现混乱,而脚下的城墙也在微微颤抖。
一时间双方都充满了疑惑,下意识寻找震动的来源。
是南边。
就在城内交战双方的惊讶表情中,南边突然出现一大队骑兵,看那架势足有上万之多。很快,城外的契丹大营中出现了骚乱,因为那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居然朝着契丹的大营杀去。
“县令,我们的援军来了!是我们的援军!”一名守军突然喊道。
他这一喊,顿时吸引了这些契丹士兵的注意力。
看着那突然出现的援军,李县令不禁摇头,“太迟了!”
见此,一名契丹军官喊道,“杀了他们!”
“杀!”
在契丹士兵动手的时候,李县令也大吼一声朝着契丹士兵冲了过去。那声大吼中,有解脱,也有不甘。
最后,李县令和身边十几名士兵尽皆倒在了城头之上,一缕缕阳光照射下来。
天,放晴了!
……
城内的厮杀已经结束,除了那些重伤昏迷的外,其余守军尽皆战死,包括那些百姓。看到这些尽皆战死的守军,
带头攻入城内的卢文进突然有些不是滋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可很快,他便被城外的喊杀声吸引过去。
城外的骑兵交锋来得也快,去得也快。虽说唐军的援兵有上万,但契丹却有六七万骑兵,哪怕是有一部分在攻城,也有五六万人在待命。因此在一次冲锋之后,氏叔琮便下令撤退,结束了这次交锋。
没错,来源的骑兵正是氏叔琮率领的。
氏叔琮是五月二十五日率领先锋部队出发,虽说走的是成德,但要考虑步兵的速度,所以不应该这么快抵达才是。主要还是前线的急报让氏叔琮有些担心,抵达定州后,便舍弃步兵,率领骑兵先行一步,在六月二日就抵达了幽州城。
休整一天后,今日清晨,氏叔琮便集结一万五千骑兵准备支援昌平,也顺便看看契丹骑兵的实力。
可当他抵达昌平附近,才发现来晚了,昌平已经破城,加上契丹骑兵占据数量优势,他便选择撤退。
不过损失方面,唐军并未吃亏。
虽说契丹有六七万人,但装备较差,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反而死伤人数是唐军的两倍多。这一次短暂的交锋,氏叔琮也对契丹骑兵的实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昌平城已破的情况,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自然是及时撤退。
若他手上是一万五千的禁军骑兵,肯定直接干了,但这是一支拼凑组成的骑兵。有禁军,也有幽州本部骑兵,也有李绍威率领的山后部族骑兵,虽说部族骑兵更为灵活,但因为装备差,在这种正面对决中,有些吃亏。
氏叔琮扬长而去,但萧敌鲁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昌平一战,就让他死伤五六千人,还被阻拦了四天。现在倒好,突然杀出来一支骑兵,直接让他的骑兵战死达五千多
人,而战场唐军留下的骑兵尸体只有两千左右。
这就打了一个回合啊!
这要是继续打下去,他的骑兵很有可能会败。
“这不是幽州的骑兵,幽州没有装备这么好的骑兵。”
萧敌鲁来到战场,看着那唐军战死者身上的盔甲,神色凝重。他跟幽州过交道,也见识过幽州的骑兵,虽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