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圣上那边。
只见圣上将毛笔笔锋浸入墨汁当中,停顿了一下。
众人意识到,圣上这是有灵感了。
不少官员都知道圣上有才,擅长作词。
目前流传出的词主要是那首《定风波》,除此之外,也有人说丁会手中有一首圣上的词,但却很有人知道内容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圣上为求知书院题的那四句校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能写出这四句的人,能是普通人吗?
因为这是求知书院的校训,于是这四句话也被称为“求知四句”,被太原的读书人遵为圣人之言。
在大唐,皇帝也被称为圣人,这四句话被称为‘圣人之言’也无不妥。
李柷提起毛笔在墨汁中浸了几秒,朝着眼前的成都麻纸落下,“今日是上元佳节,此等美景,朕略有感悟,诸位爱卿可以点评一二。”
李柷看着天空中那绚丽的烟花,低下头,毛笔在纸上刷刷刷的写起来。他写的并不是草书,而是那瘦金体,所以并不快。
旁边李珽不知道怎么想的,便斗胆把圣上写的字大
声念出来。
“青玉案…元夕…”
虽然有烟花齐放,但他的声音很大,吐词清晰,靠近长桌一两丈内范围的人基本能清楚。
不过听到这题目,不少人有些疑惑。
虽说词在大唐已有数十年,但还是以诗为主,那些词的词牌名都是大唐教坊的曲目。
就像之前的破阵子、定风波,就是出自教坊曲。
可这青玉案却是没人听说过,难道是圣上独创?
在众人的疑惑中,围观的众人神色都变得惊讶起来,特别是当第一句出现后。
不待李珽开口,赵观文就没忍住念出来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听到这一句,众人脸色大变,这首词一开始的气势都这么庞大吗?
而且眼前的烟花,不就像春风吹开了千树银花、或者满天繁星雨点般落下的场景吗?
长桌附近,李珽和赵观文相继念出词牌名和第一句,便有许多人脸色微变,有的神色惊讶,有的充满期待,有的不明所以,有的暗暗思考。
虽说圣上有才,但很多人并不认为他在诗词文章上的才华很好,写出一手《定风波》或者求知四句,并不意味着就才华横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难道圣上还能堪比李白、杜甫不成?
李琪就是这其中之一,因为是伪梁臣子,他更加不相信眼前的小皇帝不仅权谋厉害,而且才华横溢。
他对小皇帝的生平也有些了解,十二岁之前都在颠沛流离,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读书。
直到李青阳念出:“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流转…”
“一
夜…鱼龙舞!”
听完上阙,众人惊讶之余,也暗暗叹气。本以为圣上只是做一首还行的诗词,作为臣子,大不了恭维一二就算了,可如今一看,好像并不是还行。
这上阙,只是在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其实并无什么独特之处。圣上虽说写的是火树银花,但跟眼前的烟花秀何其应景,那烟花不就像璀璨的流星雨吗?
“花千树”旨在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在这里是化用了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然只有三个字,但众人也能想象到那美景。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一副美景呈现在众人眼前,只是有人不免疑惑,圣上并未在上元节出过宫,怎么会知道此时街上的美景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