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上党县侯的基业,他的子嗣们肯定不愿。”
“唉,眼看就要拿下幽州,怎么突然闹出这么一档子事。”
“小声点,这事关乎那位。”
这些人,有的人议论声很大,有的人又小心翼翼,生怕被旁边的人听了过去。
李柷没有说话,这时王然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启奏。”
“王爱卿请说!”
“启奏陛下,臣对任尚书所言有不同看法。”王然看了一眼任圜,高声道。
“噢?”李柷有些惊讶,“王爱卿这话是什么意思?”
“回陛下,据臣所知,兵部尚书率领禁军抵达潞州城外后,昭义方面已经擒获罪魁祸首李继俦,并表意愿意交出此贼子,以证明昭义并无反意。
可兵部尚书在奏报中并未提及此事,臣有些怀疑其真实用心。昭义乃朝廷重镇,兵部尚书此举无疑是挑拨朝廷和昭义的关系,其心可诛!”
王然的这番话一下就引起了轰动。
朝臣们对于王然的性格也有些了解,基本不管户部之外的事,怎么今天站出来当这个反晋王急先锋了?有些不符合常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昭义方面愿意交出李继俦。
之所以朝廷出兵,无外乎就是李继俦下令杀了李存渥,如今昭义愿意交出凶手,再出兵,就没合适的理由了。
对于王然这番话,李存勖和任圜的脸色不太好看,他们没想到这个消息居然传到了太原。
“陛下,这种大事,怎么能听信传言。还请陛下三思!”任圜连忙进言。
李柷若有所思后,点了点头,“王爱卿,任尚书说的有理,此事干系重大,可不能信口雌黄,道听途说。”
“回陛下,臣有人证!”
“人证?”
“是的陛
下,此人证原本是昭义将领。如今昭义留后李继韬担心有人蒙蔽圣听,所以特派人抄小道入京,并带来了昭义留后李继韬的奏折。”王然大声解释道。
“快传!”
看着这对君臣一唱一和,李存勖意识到不对劲,可没等他阻止,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进来。那浑身的杀气,可见其上过战场的,并不是那些没见过血的兵。
“你是何人?”李柷在来人走到堂前后,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臣昭义牙将…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是昭义牙将?可有证据能证明你的身份?”李柷一脸怀疑,倒像是那么回事。
“回陛下,臣有留后的亲笔奏折,上面有昭义节度使帅印。”来人从身上取出一份奏折,高举在手上回道。
高升小跑下去,接过奏折,然后呈交到李柷手中。
李柷煞有其事地翻着奏折看了看,这份折子昨日他就看了,今天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
过了一会儿,李柷一脸笑容地放下折子,点头说道,“没想到李继韬如此识大体。晋王,这折子的确是昭义的,上面明确说出愿意交出李继俦向朝廷请罪。
晋王觉得如何?”
李存勖虽说知道此事,但他却不愿答应。都走到这一步了,现在退缩,岂不是白忙活了。
可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无奈接过奏折看了一眼。小皇帝都能拿到这里来说事,肯定是真的。
可他心中依然不甘,“启奏陛下,这折子虽有昭义节度使帅印,但不能确保其中无诈,还需细查。”
“细查是肯定的,可若是真的,朕的意思就让兵部尚书撤军。如今朝廷多线作战,国库空虚,若是为了此事跟昭义发生大战,岂不正中了伪梁的意?”李柷说道。
“陛下,那是臣的亲弟,也是朝廷的县子。”李存勖
提醒道。
“晋王的心情,朕能理解。不过昭义已经决定交出李继俦,至于他如何处置,就有晋王自己决定。
但朕的意思,不株连其他人。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