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不我经常就给几个老师讲,我说我在说话的时候,在聊天过程中,哪儿要是不对,你赶快纠正。不然我讲错了害了别人,你们有过错啊。
我的老师就有意思,一周教我一次,非要晚上谈谈话,讲讲你最近怎么样?先鼓励,最后才慢慢慢慢纠正。
我的老师就给我提了两点,不管你以后讲课也好,和别的朋友聊天也好,切记两点,切机切理啊。切机不切理等于胡说,你说的误导人,等于胡说。
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在场的都是大人了,你们肚子饿了,我非要给你们一人买个奶瓶冲壶奶让你们喝,别人说切不切机?切机啊,喝奶能肚子饱;可是不切理,大人抱个奶壶喝奶,别人不说这神经病啊,这个理上不通。这是我老师做的比喻,我感触很深。我还想呢,我要抱着我们家儿子奶瓶喝奶的话,那一定也是一个笑话。
第二他讲的,切理不切机本是闲谈,说你切理讲得确实很好,可是不切机等于闲谈,没用,说废话一样,哪有效果啊?本身他是小朋友,要玩耍呢,你非要拿个大学课本来,说你学习,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小孩儿一看,说你骗人。你看,你说的也切理,可是不切机。
老师对我说,你只要把握住这两个原则就行了,不懂千万别乱讲。依附这个古圣先贤讲的东西落实,千万不要乱掺杂自己的思想和言词,对这个我感触很深。
要不有很多朋友说你讲什么?我说我什么都没讲,真没有讲,古圣先贤讲的,我重复了,内容全是人家原有的内容,例子是我亲身经历的,也没有我的意思。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做之君的责任竖立起来,一定在交往朋友上面多听你的良师益友提建议。这样我们才会德日进,过日少。
我的几个老师就比较慈悲,那是哲学也研究得好,国学也研究得好。都是研究生、博士,有的是教授。我是一周到这个老师家去一趟,一周到那个老师家去一趟,干什么呀?做汇报,我近期都做什么了,哪儿做得不是很对,您老人家要用您的这个学识和眼光给我指出来,缺点在什么地方。
所以我们没事可以找父母,尤其是为人子女的,找找父母,说爸爸,你看我最近是不是哪儿错了?我们会不会?
我经常讲,真正在这个社会中不遇敌人和小人的人,都是会找自己错误的人。就找自己的错,我哪儿错了?需要改正!别人骂我的时候,对不起我错了,一句话就不怒了。再想想他骂我的原因,我肯定错了,不然哪能把人家激怒那么严重?
连孔老夫子都讲三人行必有我师。那我们要找益友,找良师来就是找老师、找朋友提意见,把我们的浮躁的心、高傲的心给降服住,不然就会被社会大流所同化,益友就少了,良师就远了。
可是我们现代社会天天都是指指点点,天天都是教育,说天下人都错了,唯我独尊。看见人总先说缺点,不提优点。我一说那人有点优点,他还跟我来辩论一番,说那都是装出来的,哪是真优点?这个确实有问题。
二、一对夫妻有意思,我不断地夸丈夫的一个优点,他老婆就跟我生气了,说你是我老师,天天夸他不夸我,不行,我不来了。两年都没来。
两年后明白了,哎呀,他真好。我问她在哪儿发现的?她说我老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猛然发现我弟弟上学没学费,他背着我还给了我弟弟五万块钱,原来确实好。我们不会发现别人的优点,老揪住缺点不放,就把别人的善念给蒙蔽了,这个我们错了。希望我们大家在这上面一定要注意。
我们再看古人“魏征直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比较兴盛的时期要数唐代的贞观年间了。这一段时期,边境安定,生产发展,文化发达,唐诗至今仍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唐太宗李世民最善于听取大臣们的建议,但是有时由于大臣的言语过于尖锐,他也有十分生气的时候。有一次,太宗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