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倍计算,是两万。
一个月就是六十万,一年是三百多万。十年三千万,二十年呢?
当然,在这二十年里,要对虹桥维修,加固,或者其他维护安全的措施,林林总总算下来,不至于突破一千万啊。
至于第二种方案,哪简直就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抢钱。
按理,集资有回报。但段焱华说过,重建虹桥如果以集资的形式建设,集资款的回报将在二十年后兑现。
而且这次集资范围非常广泛,名义上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但到了下面,味道就变了。已经有风声传出来,下面各村村支书已经明确表态,任何洪山镇户口的人,最低都得集资三百块。
有人说,这是摊派,不想交这笔钱。
段焱华在会上拍着桌子吼道:“不交行,他今年不找我,明年还得找我。明年不找我,后年还得找我。总有一天,他得求上我。”
段焱华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确,遇到不愿意交纳这笔集资款的,也不要着急。除非这家人以后不建房,没子女读书、参军或者其他需要政府配合的事。
即便这家人真做到了什么都不求政府了,段焱华还有一招,农田补助这一块,坚决停发。
白玉道:“小许,你对镇里的这些政策,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许一山道:“我什么看法和建议都没有。我服从组织。”
话音未落,听到门外响起掌声。
段焱华居然找上他的门了。
“许镇长,回来了啊。”段焱华伸出双手,握住许一山的手轻轻摇晃道:“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
这样一句煽情的话从段焱华嘴里说出来,许一山感到无比的尴尬。
“许镇长,我听说你回来了,第一时间过来看你。这段时间你受苦了,委屈了啊。”段焱华感叹道:“我们当领导的人,就要不怕误会,不怕困难。”
许一山认真道:“书记您说得对。”
“说说,有什么打算?”段焱华笑眯眯地看着他问道:“生活上有困难吗?”
许一山摇摇头,“书记,劳您关心了。我没困难。”
“好!”段焱华赞许道:“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好同志。受了委屈能看开,懂大体,识大局,好样的。”
许一山陪着笑脸,没说话。
段焱华的眼光落在白玉身上,狐疑地问:“白主任找许镇长有事?”
白玉慌乱地说道:“没事,我看小许镇长回来了,过来说几句话。我先走了。”
白玉慌乱开门出去。段焱华看着她的背影道:“妇联这摊子事,不简单啊。”
段焱华来找许一山,是要交给他一个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