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何处,不知一肩抱负当走向何方。做斩人之剑,做制衡之棋,做博弈之筹码,做有家门而不得入的丧家犬,做太平时被弃如草芥的一根鸡肋。挥之即来,抛之即去,他们是俯身用性命铺垫盛世的柳絮飘蓬。
风絮飘残山河裂,何来广厦千万间?
天下名门,天下皆惜,而唏嘘声传不到无忧孩子耳里,她同往日一般给苍山带来欢笑与生气。无忧是她用温柔开启的一梦华胥,她并非不解忧愁,凉薄刺骨的秋风送走了故人,早早地令不足十岁的孩子脱胎换骨。柏期瑾清楚地明白一切回不到过去了,却还是挥着小手努力拼凑着过去。
这座大山昔日回荡着学书童子的郎朗书声,充盈着清俊才子的激昂意气,笔墨书不尽那时的鼎沸风流。
而如今她若不笑,就彻底安静了。
她渐渐长大,学着自己剔鱼刺,还要帮着小门童碗里,学着自己上山采野果子,还要把伤口藏在裙子里。她阅书,诵读,习经文,甚至是画画和弹琴,想用一己之力填满去日缺口,但是白石山太大了,太空了,她独自一人填不满那些空洞,甚至是心里,也长出了空洞。谁又能来填补她?偌大一座山,她走走停停竟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安心放声痛哭之所,她磕磕绊绊生怕忽然闯入的梦里人儿毁了她为那人精心织就的好梦。
她没有爹娘,这是她小小世界的全部,而这一切正在崩塌。
他们都说要回来。
他们都没有回来。
他们都是骗子。
白石山待不下去了。
柏期瑾第一次明白山雨欲来是山中见到黑云压天,狂风摧林,第二次是在诗中『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今则是在眼前。奏疏中所涉军务渐多渐细,边境与漠北小摩擦不断,赵大哥进宫愈发频繁……她在不太平的年岁生在太平的地方,一脚踏入真实,真实勾起了回想,回想击打在脑海中嗡嗡一片。
尽是过往记忆。
她将手放在空中,感受着砭人肌骨的寒意,指尖忍不住在瑟瑟秋风中颤抖。她渐无法说服自己,这颤抖仅仅是因为天气转寒,她真切地感受到在离夺走师兄的世界越来越近。那个同叶师兄一样辅佐宋王的孩子,听襄王殿下说是个比她还小上一岁的少年,会不会正在经历同师兄一样的劫难。她看到两个命运在交错,仿佛师兄回来了一般,希望发生奇迹。
此时她想起了来诀洛城途中遇到的国策门女子,早知道,就该绊她一脚,拐走她的小龙。这样,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
「襄王殿下,您说龙夷会好吗?」
李明珏稳坐北方多年,知事识人不假,却也非料事如神的神仙。与其不负责任地编造毫无根据的梦以求一时了事,她想放缓声音纤悉仔细地同她讲清其中缘由。柏期瑾看出了她的迟疑,眼眶霎时红了,头一歪靠在她肩上,径直埋在肩窝里,不停地来回蹭。李明珏猝不及防地抱住了她,一股子兰芝馨香往鼻子里钻,柏期瑾就像突然从落满花儿的灌木丛里冲出来的一只小刺猬,愣头愣脑的,不抓紧了就会一头栽在泉眼里翻着肚皮吐一圈儿泡泡。
李明珏从袖中取出手帕,想给小哭包擦擦眼泪,却发现她咬着牙意外地没有哭,并且看到手帕特别生气,眉心一拧,小嘴一抿,拨开她手,一抬肩从怀里钻出来,别过头去赌气道:「我没哭!」李明珏将手帕收回袖中,知道这回她是真哭了。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拿出手帕的时候她没有哭,她哭了她又必须得把手帕收起来装作不知道。这天下矛盾的,反复无常的事情多不胜数,又哪里是胸腔下一颗灼热凡心可预料道明的。她不是神仙,做不来神仙,是这天底下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唯她命是从的凡夫俗子。
「当年我的密探找到了一只死去的信鸽,有宋国公给叶习之的亲笔书信,其中言辞恳切,真心意表,」李明珏看向柏期瑾,温言道,「他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