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重利,身为商贾世家的沈滢雨,很清楚这点。
在听到朱厚照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中。
刘大夏等人,在一旁侧耳倾听,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对于买卖这块,他们是不懂的。
不过,从朱厚照的话里行间,听出了朱厚照的意思,相继陷入了思考中,在想按照朱厚照的方法,真能让大明赚取他国的钱财吗?
而朱厚照看见众人思索的表情,也没有开口去打搅他们,含笑的将目光移到了别处。
正当他观看着满山枯黄,罕见绿色的山景时,经过锻造思考后的沈滢雨,突然走到朱厚照身侧,柔声道:“太子爷,往各国售卖水泥一事,可以一试。”
“但是,如今寒灾当头,我沈家的商队想要快速的将货物送往各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少则一月,多则两月才可能将货物送到各国去,要是遇到风雪连绵,整个商队都可能遭到重创。”
“若是按照太子爷的计划,想要卖出水泥所用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对于太子爷如今的处境而言,并无太大的帮助。”
“民女在想,是否单选一国缩短时间。”
“既能尝试水泥是否能卖出,又能在短时间内赚取银钱,为太子爷解忧。”
沈滢雨以现状预测了整个通商环节,诚然朱厚照所言很有道理,却不适用于此时。
在整个运送过程上,河运占据的路程很少,大部分还是要依靠路运,才能去到大明的周边国家。
一次性全面布局,只会分散力量,还不如集中力量,先打开一个国家的水泥市场。
以实际情况,整和好商业模式,若是水泥真能卖出,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去下一个国家也不迟。
而且有了之前的经验,再次打开他国的水泥市场也能简单不少,缩短整体的通商时间。
当然,煤炭的售卖,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有一点跟水泥不同,那就是煤炭可以跟泥火炉捆绑销售,在寒灾的这段时间内,所得利益会非常的巨大。
但前提是,要收拢他国的煤炭矿,不然煤炭这一行,朱厚照很难一家独大,因为泥火炉是可复制的东西,而煤炭各国也不是没有。
区别在于开采的难度,还有对煤炭的利用,绝对没有朱厚照的花样多,不可否认这是一种优势。
至于水泥,沈滢雨知道配方的重要,只要配方在手,他国想要仿制,是绝对不可能的。
“沈姑娘说的有道理。”朱厚照回味着沈滢雨的话,颔首道:“不过,本宫并不着急一时。”
“寒灾的到来,是天灾,谁也阻止不了,对于你们商贾而言是灾难,对大明百姓也是灾难。”
“既然无法快速通商他国,那便开启海运吧。”
海运!!
朱厚照平淡的话语,让沈滢雨惊愣当场。
不仅是她,就连熊绣等人也是一惊,纷纷诧异的看着朱厚照,其中刘大夏更是捋下了好几根花白的胡须。
开启海运,这跟开矿挖煤简直没法比。
大明也不是没有先例。
在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昭彰大明国威。
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宣德八年,共远航七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使得后来无人,让海运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也并非是没了郑和,还有多诸多的原因,造成了海运的关闭,其主要原因是有三。
一是航行目的简单,缺乏持久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