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此诗固然不错,但却有些哀怨,在这城楼观看美景,当吟诵一首咏风物的诗才是。”王黛小声说着。
“是啊!师傅,弟子还想师傅在赋诗一首。”小李世民也摇着杨二的手跟着说道。
“嗣昌兄,你看要不你来一首?”杨二转身看向柴绍,心说我哪有这即兴赋诗的本事,一首杜甫的《蜀相》要不是因那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自己也是记不得的,就这样还即兴略作修改之后才念出的。若是在作一首我去抄谁的呀?还是让柴绍先抵挡一阵吧!自己先想想哪首诗比较合适现在来念,但愿脑子里记的唐诗三百首里面有一首可以拿出来应景。
“公子,柴某才疏学浅临机作不得诗,就不在此献丑了吧!”不料柴绍一句话就又把问题推给了杨二,这让他有些骑虎难下了。早知这样不如一首都不念,这B装的要翻车了,杨二在心里暗暗叫苦不迭。但表面上却仍是一副云淡风轻之状,做样放眼再次看向城楼四周景色,脑海中紧急搜索着与“登城”二字相关的诗词,突然眼睛一亮,心中暗道:“有了,唐朝杨俊不是有一首《广武怀古》的诗吗?就是那厮闲的没事,跑上城楼去作的,只需略作修改用在此处便是再好不过的了。”
“啪~”杨二将手中折扇打开,轻轻扇动几下,进入开装B状态,故作突然醒悟状说道:“有了,本公子便在作一首《南郑怀古》吧!
河水城东流,登城望弥惬。海云飞不断,岸草绿相接。
龙门无旧场,武侯有遗堞。扼喉兵易守,扪指计何捷。
天夺项氏谋,卒成汉家业。冢山遥可见,北顾泪盈睫。
呵呵呵呵~好了,下城!”杨二念罢(装完B),大笑着收扇便往城下走去。众人跟在身后这时才传来一阵疯狂的叫好声。
王黛和出尘二女相视一笑,随即紧紧跟在自家夫君身后往城下而去。
“世民,还发什么愣!走啦~”柴绍刚走几步发现身边没了小李世民,回头一看,只见他还在原地站着,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忘了身外的一切一般。
回到南郑府衙,杨二简单的问了一些有关民生和驻军方面的问题后,便到了晚饭时间。这顿晚宴倒是丰盛,在薛万春、尚师徒和新文礼三将的连番敬酒之下,杨二也喝得有了七分醉意,再看这频繁上前敬酒的三将,早已喝的人事不省,睡在桌底去了。
在王黛和出尘二女的搀扶下,杨二睡到了床上,精神的放松使他很快便进入了梦乡。王黛和出尘也略作收拾后便脱衣在杨二左右躺下睡了。屋外自有梁师泰、左天成、仲坚和罗士信等分班护卫着,丝毫不敢松懈。
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杨二房中还保留着一盏烛灯未灭,使得房中十分昏暗。也许是有些尿意来袭,杨二醒了,迷迷糊糊中起身下床便要找屋中夜壶。突然一阵阴风从屋中角落吹起,杨二觉得奇怪便转头看去,只见屋角处隐约间走出一道身影来。黑灯瞎火再加上杨二意识尚不清醒,只觉得是个人影但总也看不真此人面目。
“你,你是何人?来见朕所为何事?”杨二迷迷糊糊的问道。
“陛下勿惊,臣乃蜀汉丞相孔明也!今感念陛下为臣赋诗传名之恩,特来觐见陛下。”说完,手握羽扇便对杨二深施一礼。
看到了诸葛亮那标志性的羽毛扇子和他头上的纶巾,杨二虽仍旧看不清他的面目,但也知道这人影正是孔明。迷糊间问道:“原来是卧龙先生到此,不知有何见教?”
“陛下,臣已知陛下此行乃是去往成都欲劝诫蜀王及世家归附朝廷,臣有一策献于陛下,以助陛下收复益州。”
“还请先生直言。”
“臣当年为报先主三顾,屡次北伐欲重振汉室,但总是功亏于溃,盖其因便是蜀中四大世家相互攻讦,耗损国力。陛下此去蜀中仍将面对蜀中世家望族,非是当今蜀王。若要使蜀中臣服陛下,当剿杀蜀中世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