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际航空界一直流传的一句话。
“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无比艰难。”
一般来讲,一架战机的诞生必须经过论证、设计、试制和试飞4个阶段。
而试飞在所有环节中周期最长、要求最多、风险最大。
而首飞的意义更加重大。
危险系数也是最高的。
很多人提议用无人驾驶系统。
来进行战机的试飞阶段。
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尚无法与人的操纵技术媲美。
也不可能在新型战机加上一套除了测试别无他用的装置。
更何况战机的驾驶是和人有关。
一旦少了飞行员的参与,很多数据都不能最真实展现出来。
也就失去了试飞的意义。
而鲲鹏战机论证和设计两个阶段,苏林可以保证完全没问题。
系统给的设计资料,绝对不会有问题。
最关键的还是在制作上面。
哪怕苏林战机的每一项制作都亲自把关。
但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出一些小问题。
只有测试过才知道。
而在其他人眼中,鲲鹏号的制作根本就是特殊制作出来。
试飞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
此时,实验室观看大屏幕数据的科研人员心里也没底。
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一旦成功,不仅仅是鲲鹏号创造历史。
他们战机实验室,也在创造历史。
随着,指挥中心声音的响起。
这一刻,实验室所有人科研人员。
心不自觉紧张起来。
双手握拳。
揪着一口气。
塔台指挥中心。
杜正卿正在进行最后一次确认。
“丁应,你应该明白这次鲲鹏号测试有些不一样。”
“你确定要今天开始测试,可以再熟悉几天。”
无线电中传出丁应的笑声。
“杜老,你这样,苏林国士会看不起我的天赋。”
“我这个人天赋,运气都还可以。”
苏林一笑。
“丁大哥,运气什么的还是算了。”
“咱们还是要相信科学。”
“放心,向你保证鲲鹏号不会有大问题。”
“注意昨晚我和你说的。”
丁应回道:“放心,操作都记载脑子里面。”
苏林一笑:“祝你好运。”
随即目光看向杜正卿。
“开始吧,杜老。”
杜正卿点点头。
“丁应,鲲鹏号首飞测试开始。”
“第一项测试试飞准备测试,开始。”
随着指令的下达。
鲲鹏号发动机巨大轰鸣声响彻整片跑道。
苏林目光注视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
观察鲲鹏号的状态。
这时,丁应回答:“指挥中心,鲲鹏一号目前一切良好。”
杜正卿:“指挥中心收到,继续测试。”
经过几分钟的试飞准备测试。
鲲鹏号表现非常完美。
实验室众人也是长舒口气。
“第一步算是成功,希望后面的测试也能这样顺利。”
“不得不说,苏林国士的设计几乎没什么缺点。”
“是啊,原本设计方案是需要论证,鲲鹏号直接设计出来。”
“就投入制作,能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始,已经很不错。”
这时,指挥中心杜正卿声音再次响起。
“第二阶段跑到滑行测试开始。”
“鲲鹏一号收到,滑行测试开始。”
“指挥中心,鲲鹏一号进行低速滑行。”
“速度速度为30-8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