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眼里,现在的什么新罗百济高句丽都是小事。
让他思索的,还是林凡家里为什么那么神奇,就连简单做个青菜,都如此有滋味。
这也是为什么让长乐公主还住在那里的缘故,长乐公主就是享福去了,在林凡那里不仅自由自在,还可以尝尽美食,算是李世民的补偿吧。
他补偿就补偿,把林凡拉进来干什么。
“怎么,先生还有什么秘法吗?”
李世民疑惑,“先前先生进献的精盐,宫里都在用,确实很好,这就值得一个爵位,但在先生眼里怕是不算什么吧,所以先生也不必计较那么多了。”
林凡倒是不计较这些,这些东西出来就是要改变一下大唐的。
否则林凡自己也过得不舒服,刚来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吃不下。
“陛下,想要菜好吃,其实还有很多讲究,可天下还是以温饱为主嘛。”
“那倒是,先得吃饱,再论其他,那精盐确实要比粗盐费工。”
李世民也意识到,此时要宣扬节俭,才开国几年啊。
贞观时期,也有很多地方是吃不饱饭,穿着褴褛的,或许还要持续几年。
现在有了马铃薯,估计会好很多,但也没有那么快能解决。
天下百姓打也打怕了,有个安生日子过,饥一顿饱一顿又算什么呢。
但作为李世民,他不能让这种情况持续,当离战争时日久远以后,饿肚子就又成了最大的事,那时如果他的治理还不能让大唐富饶起来,怕是又会陷入纷争。
“陛下已经足够努力,但不能急于求成。”
林凡这句话丝毫没有拍马屁的意思,李世民确实比满朝文武都想着看盛世。
总演绎那些君臣谏言之类的戏码,其实没多大意思,怎么折腾也只是李世民的一个姿态,他礼贤下士,宽厚待人,说话多难听都能听得下去。
又有什么用呢?
是能吃还是能穿呢?
大唐还是缺乏真正有本事的人,后世能拿来吹的,恐怕就是臣子的耿直了吧。
“先生还有何良策?”
“陛下要什么良策,这不能一步登天啊,等粮食一多,粮价就贱,自然就有人去做其他的事情,什么丝织陶瓷,精致的菜肴等等,饱暖才能……想别的。”
等就完事了,反正自古以来中原就拥有强大的恢复能力。
李世民点点头:“也是如此,我着急了,说那西域通商吧,似乎有不少商队遭劫了,虽然你们商号不能完全保护,可西卫军也该发挥作用了吧?”
“陛下,要等商队走完这一路,建立商队在每个驿站的据点,西卫军才能开出去。”
“这是为何?”
“因为军队需要补充,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网络,才可以持续下去,依靠这一路的四郡进行补给还不够,而且协调得不好的话,驻军自己的粮食都不够。”
“网络……”
李世民听不太懂,但大受震撼。
也就是说,林凡的私军要做的,就是脱离大唐的体系,能远在万里之外进行作战。
这一点比汉朝都有进步,汉朝的花费可是巨大的,这其实也是满朝文武反对的原因。
可现在林凡竟以一家之力就支撑起来,这是与商队结合,一路扩大范围的模式。
要按照西方在后世的劫掠模式,估计更简单一些,就地抢嘛。
可这么一来,跟中原王朝的思维不符,不义之师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原王朝才是真正的文明,李世民就算想干那些劫掠的事情,满朝文武都能喷死他,唐朝时期还有守城官兵吃百姓的事,也被喷了一千多年。
不论你再怎么英勇顽强,不义之事就是不能做。
这在中原帝国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这叫文明。
而在草原部落里,每遇到天灾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