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府一大早就忙碌了起来,尤其是宁寿堂。
自从沈千歌出嫁后,沈大人夫妻就认为沈老夫人偏宠沈姑姑与沈千歌,当年分家的时候藏了私,将许多好东西私下扣留不给他们夫妻,而后这些东西又不给沈景晏留着,反而给了沈千歌一个女儿家。
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日后活的如何就要看她的本事了,她沈家的老夫人不说帮着沈家的儿孙,怎的胳膊肘往外拐呢!
原来沈老夫人就与儿子儿媳妇井水不犯河水,老夫人和沈姑姑低调,这么多年虽仍生活在沈府,但她们凡事从未麻烦过沈夫人,生活更不用沈夫人照管,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彼此在一个屋檐下倒是相安无事。
可沈千歌的出嫁刺激了沈大人夫妻。
那日看了沈千歌的陪嫁,怕是比他们夫妻两手中的资财加起来都多。
于是这种表面上的平和就被打破了。
沈夫人让自己身边的下人整日里盯着宁寿堂。
在沈府,老夫人和沈姑姑不过住宁寿堂一个偏僻的院子,母女俩生活朴素,早年身边一半的下人都被她们送走了,留在身边伺候的都是衷心不二且不肯离开的。这部分人不多,加起来也就十个不到。沈府其他地方的下人加起来没有上百也有七八十。七八十个人若是想监视着十来个人,那当真是做什么事都被监视的死死的。
沈府这么多年下来,下人之间通婚嫁娶,难免都沾亲带故的,若真想知道宁寿堂里的情况,也没有那么困难。
今日这个下人向沈夫人汇报了宁寿堂的吃食,宁寿堂那吃的样样精致,且味道好的不行,比沈府大厨房做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明日那个下人与沈夫人说宁寿堂的穿用,不管是老夫人身上穿的还是沈姑姑身上穿的,那都是上好的料子,有些好料子沈夫人都没几身呢,宁寿堂里的布置也是好的很,大到老夫人屋里的家具,小到沈姑姑平日里用来喝茶的茶盏,都是样样精致。
反正样样都比沈府其他院尤其是正院用的要舒适昂贵。
其实宁寿堂的厨娘是沈千歌专门让良辰带出来的,这厨娘本身就是沈老夫人身边的老人,沈千歌怕自己出嫁后祖母和姑姑吃饭就不顺口了,就让良辰将这厨娘带到便民食肆里学手艺。厨娘是在沈千歌出嫁前半个月回来的,专门照顾老夫人和沈姑姑饮食的。
而宁寿堂其他的物件儿,比如家具布置,平日里用的生活器具都是沈千歌断断续续添置的。
每次给便民食肆采办家具,沈千歌都让掌柜的帮宁寿堂带上几件。
这么陆陆续续的换,没几个月,宁寿堂的东西都被沈千歌换了一遍,都是最新的,有些还是沈千歌根据前世师傅说的改造的家具,能不好用嘛!
再加上沈姑姑本就喜欢种花种草,沈千歌每个月都会给祖母和姑姑日常花用的银子,这身上的银子多了,自然会买些自己喜爱的东西,沈姑姑又是个审美高雅的,今日在院子里这里布置一点,明日在院子里那里布置一点,这宁寿堂自然越来越好看舒适。
出嫁前一个月,沈千歌还专门花钱请了修缮老房子的手艺人来,将宁寿堂的里里外外重新修缮了一遍,外表虽然看不出什么来,可院子里原来漏水的地方不漏水了,缺了一角石雕花窗换上了新的,院子小花园里的鹅卵石路重新铺就了。
总之,虽然都是些小地方,修缮好了,当真大大提升了宁寿堂整体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以前,一到梅雨季节,沈老夫人住的屋子就会回潮,地上铺的石砖不但返潮还打滑,整个屋子里又闷又潮。
沈千歌让人将屋子里的石板翘起来,在石板下的地面上铺了防潮的隔层,又将石砖重新铺上,石砖上加了一层波斯地毯,这样老人家走在地毯上绝对不会滑倒。还给里间加了扇通透的窗户,这样就南北通透,不会憋闷了。
宁寿堂花了如此多的心思,如何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