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侍从们面露难色。
刘备自嘲地笑了笑,随着体制渐渐完备,原来那个仿佛和气老兵的玄德公形象渐渐消褪,而代之以威严的汉中王形象。自从魏延、傅肜那一批人离开自己身边,代替他们的扈从们虽然都是各州年轻俊彦,有文武两途的才能,却总是庄重自持,不敢说错一句话。
想要和这些年轻人讨论如此敏感的话题,也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他加鞭催马回营,召集了身边随侍文武商议。
众人意见不一,有赞成遣人吊唁的,说道:“曹操虽为逆臣,可逆臣也是臣,他终究仍是汉家的魏王、丞相。他曾说,设使天下无他,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此语虽然狂悖,却也有几分落在实处。此等人物更与王师鏖战数年,不处下风,堪为我方的强敌。对此辈,可以痛斥却不宜羞辱;羞辱他,便同于羞辱我辈。而其人既已病亡,加以存问方显气量。”
“再者……诸位可知,荆襄、关中两地的作战,动用兵力二十万,民父劳役倍之,统计几处战场的将士损失,只战死者就已超过两万,伤者不计其数。而每日里消耗的粮秣物资,也是如山如海。考虑到我们控制凉州以后,要经营当地,又有巨额的投入。此战之后,曹氏固然衰弱不堪,我方也至少要两三年的休养,才能鼓勇继战。这时候若通过吊唁,稍稍缓和两家的关系,也是妥当。”
说这番话的,是一向温和敦厚、虑事周密的习祯。
刘备微微颔首。
也有人反对吊唁的,当场昂然而起,说道:“臣闻汉贼交争,其势不两立。曹贼纵然在世,我们也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恨不能以斧钺加其身。反曹、兴汉,乃是一体两面,若不能坚定反曹,便等若是宽容曹氏的篡逆之行,天下人谁还信我们兴汉的决心?故而,我不知何来吊唁的道理;我更不知,想要去慰问曹操之死,因曹操之死而心中哀恸的,是什么样的人!”
意见如此激烈的,乃是姜叙。凉州士风之刚健锐利,在此可见一斑。
刘备脸肌抽搐一下,忍不住肃然坐正。
他只是念及与曹操的当年旧谊、惺惺相惜,所以突然生出个吊唁的念头,老实说,提出此议时,并没想到这其中还有那么多的道理。
但这也不错,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来看,会得出不同角度的结论。身为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某种程度上,这种辩论争议的过程,在剖析利弊的同时,也给主君提供了一个了解下属眼光和立场的机会。由此一来,最终该怎么做,反倒并不特别重要了。
正坐了一会儿之后,刘备稍稍往软榻上斜倚身体,微微闭目,仔细听着。直到部属们的讨论之声渐低,他睁开眼,微笑着环视所有人:“这不是什么大事,今日且商议到此。诸公所言,皆有深意,我一定会深思熟虑,再作决定。”
当下众人行礼退下。
帐中惟有一人不去。刘备笑问:“孝直可有良谋以教我?”
这场讨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法正才来。
通常来说,法正碰到这种群臣各有所执的时候,总会当仁不让发表意见。他的见识、判断都超出同侪,又身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深悉军机大政,常能说得他人哑口无言。但这次他来,却只安静端坐,有些奇怪。
最近几日里,针对长安曹军的军事应对,主要由张飞、法正两人负责。
张飞本部在蓝田设营,以右将军的身份统辖诸军,而吴懿、张任为之辅助。法正除了担任军事上的参谋,另外还兼领关中的民政,发挥他扶风名士的号召力。
另外,近来法正还忙于策反蓝田至武关一线的驻守曹军,以图完全打通关中到荆襄的联系,前日里,刘备刚给了他十数份诏版文书,允他直接除授二千石以下的军职若干,今日此来,是有了结果么?这么快?
听得刘备询问,法正奉上一份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