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77章 燎原的烈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燎原的烈火(1 / 3)

云南重九起义又称辛亥云南起义。

早在一九零五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会员中的云南留日学生就成立了云南支部。推吕志伊为负责人,并派人回云南开展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前,云南的革命党人,主要是通过讲武堂中的同盟会员发展力量。

武昌起义成功后,云南革命派积极响应。从十月十六日到二十八日,昆明同盟会员举行几次秘密会议,讨论布置起义事宜。推举新军协统(旅长)蔡锷为起义军总司令,决定于十月三十日(农历九月九日)午夜起义。

蔡锷。一八八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生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东之亲睦乡蒋家冲(今邵阳市大祥区),一户贫寒的裁缝家庭。

一八八七年随家人迁至武冈山门黄家桥(今洞口县山门镇)。

幼年在私塾读书,十三岁考中秀才,十五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后入学上海南洋公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一八九九年赴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眼见祖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一九零零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

复去日本。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一九零四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被聘任为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广西陆军小学堂总办、广西陆军讲武堂总办等职。

年轻英俊的蔡锷,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每天扬鞭跃马,威风凛凛,指挥练兵。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不久,云贵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一九一一年,蔡锷升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当时,云南和全国一样,大批同盟会会员和从日本回国的思想激进的青年军官,分布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新军第十九镇中。他们活动频繁,积极策划和组织反清革命斗争。

蔡锷虽未参加同盟会,却受到日益高涨的革命氛围的影响,暗中与同盟会保持联系,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协助。他向同盟会员保证:一旦发生革命,一定给予“绝对同情支持”。

一九一一年十月三十日晚八时许,昆明北校场士兵准备枪弹时,计划暴露,提前于下午九时发动起义。因十月三十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故称重九起义。

李根源带新军七十三标中的起义者从昆明北门攻城。

李根源,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云南腾冲人。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梁河九保乡),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根源考入昆明高等学堂,在此期间大量读了《訄书》、《革命军》、《清议报》等书刊,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光绪三十年(1904年),李根源考入公费留日,先后入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学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李根源到横滨拜访孙中山,随后参加了东京召开的同盟会的筹备大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根源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

宣统元年(1909年),李根源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