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郑太祖的努力下,收效甚微。
总而言之,就这样的舆论攻势持续了足足三年之久,连费祎都被熬死了,满朝文武就只剩下姜维这个能独挑大梁的人物。
这个时候,早就准备了十多年的郑国随便找了个由头就跟季汉开了战。
这郑国的阵容豪华无比,什么邓艾、文鸯、羊祜、杜预等等,到了季汉这边,能打的就姜维、廖化。
剩下像是董厥、张翼、黄崇、诸葛瞻父子,虽然也都不能说是一点本事没有,但比起郑国的大将来说,逊色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场双方举国之力的战争,也就打了三个月。
具体的战况因为有邓艾这个鬼才的存在,导致跟历史上相差不多。
刘禅投降,郑收蜀地,只不过与正史不同的是,这次老孙家没能再看上几十年的热闹,倒成了第二个死的。
总而言之,郑太祖作为整个四国时期打仗最少的人,最后却赢得了天下,麾下一如当年的曹孟德,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后来郑太祖迁都洛阳,终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国号‘郑’。
至此,建国的历史,唐重才算是读完。
看完这一部分之后,唐重的表情很是便秘。
他虽然对历史了解的不多,但后世关于三国这方面的小说、电视剧也是多如牛毛。
唐重看新三国看了就不下三遍,对这段历史还算熟知的他,简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个郑太祖……不会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过去的吧?
如果不是,那他这看人的眼光也太毒辣了些。
邓艾在后三国时期那简直就是武将的巅峰,要不是被心存光复的姜维伙同二五仔钟会暗算,天知道他还会创造出什么奇迹。
更别提文鸯、陆抗、杜预这些人了。这属于是难得出点狠人全被他挖走了,别家还怎么玩啊?
而且就以他那手段来说,更是让唐重大加怀疑。
甭管他是就喜欢用离间计也好,还是说掌握了什么信息差也罢,他就那么了解孙权的弱点?
说句老实话,唐重觉得三国时期最难解决的就是这只缩在江东的老乌龟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就是如此。
而为了寻找自己疑惑的答案,唐重则是捧着书继续看了下去。
郑太祖率西域长史府的军兵返回中原的时候,他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刚十八岁。
这意味着即便到了最后灭蜀统一天下时,他也才七八十岁左右。
而且此人不是一般的长寿,他足足活了有一百五十多岁。
自立国起,在位二十年,专注于削弱世家望族的影响力。
二十年后退位,以太上皇的身份隐居在不知名的某处。
而在这之后,他的继任者,也就是他的子孙,也都干着同一件事。
努力的削弱世家在政治格局之中的影响。
郑太祖的余威影响了三代人,这三代人里,世家子弟明知被削弱,却也不敢反抗。
到了第四代时,终于有人受不了了,举旗造反。
为期六年的内战就此打响,当然最后还是官方取得了胜利。
经此一次后,世家一蹶不振。
一些不甘放弃往日荣光的世家,选择集体潜逃。
有的南下,去大理,去交趾。
有的北上,去投奔胡人。
更有甚者,拖家带口跑去吐蕃。
总而言之,心存不满的都跑掉了,能留下来的世家望族,对国家的要求基本也不会出现什么抵抗了,而这个时候,当时的皇帝对人才的选举制度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革。
他在官府之中设立专门的育才省,主管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兴建书院学堂。
各基层县官员以主簿兼任育才省县院监一职,专门负责统计当地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