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舀了口汤道:“熹妃前两日也问起这事,朕打算明日就下召让他们回京,这次他们二人总算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平定了福州这场祸事。不过……运粮船沉没一事,还没有查出眉目。”
见胤禛蹙了眉头,允祥劝慰:“事情发生在海上,没什么人看到,而随船一道去的人又全都掉入海中,无一幸免,查起来自然格外困难,急不得。”
胤禛摇头未语,在吃到一半的时候,外头突然传来急切的叩门声,四喜连忙走过去,半开了门对外头叩门的小太监斥道:“皇上与怡亲王正在用膳,有什么事晚些再禀。”
小太监将捧在手的东西递了递,急切地道:“喜公公,晚不得啊,是福州来的急报,而且是用密匣子送进来的。”
听得“密匣子”三字,四喜的神色顿时凝重起来,这种密匣子非紧急之事不得动用,一旦用了,凭着上面的皇封,可以直接上达天听;最重要的是,只有一种人手里有这种密匣子,那就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密探。
想到这里,四喜不敢怠慢,接过密匣子来到胤禛面前,轻声道:“皇上,福州来
的密匣子。”
四喜的话,同样令胤禛目光一凝,他派了密探尾随弘历他们去福州,如今一定是出了要紧的事,所以才会动用密匣子,可是福州的事都已经快结束了,还能出什么事?
这般想着,胤禛搁下手里的碗筷,取过密匣子撕开上面的皇封,取出一本折子细细看了起来,只扫了几行,脸色就迅速变得难看起来,待得全部看完后,脸色已经不是难看二字所能形容的了,允祥更是发现胤禛的手在微微发抖,正当他想问的时候,外头再次传来叩门声,四喜连忙过去,待回来时,手里又多了一本折子,声音有些发颤地道:“皇上,丰台大营命人送进来的加急密报,事关福州。”
他话音未落,手里的折子便被胤禛抢了过去,而叩门声再一次响起,这一回不待四喜去应门,胤禛已道:“进来!”
一个小太监手举折子进来跪地道:“启禀皇上,福州知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
四喜正要去拿,身边忽地人影闪过,待得看清时,小太监手里的折子已经到了胤禛手中。他跟在胤禛身边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胤禛
这么失态的样子,以前就算准葛尔侵犯,大清腹背受敌时也没这样过,究竟折子上写了什么事,为何一连三封,且很明显,都是关于福州的。
第一封,用密匣子装着的折子无疑是习惯隐匿在暗处的密探送来的;第二封丰台大营……他记得在二位阿哥动身去福州之前,皇上让怡亲王从丰台大营中抽调四千人暗中保护;至于第三封,地方官员,非军情大事,不得动用八百里加急,最多只能用四百里加急,福州知府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依然选择了八百里加急,事情必定非同小可。
四喜还在那里猜测的时候,允祥已经问道:“皇上,究竟出什么事了,为何福州一连三封急报?”四喜可以想到的事,允祥不可能想不到,更不要说胤禛神色如此异常。
胤禛没有说话,只是将拿在手里的三本折子递给允祥,让他自己看。
刚翻开第一本折子,允祥脸色就立时变了,待到三本全看下来,已是难看无比,他与胤禛刚才还在说着什么时候召弘时与弘历两兄弟回京,一转眼就出了这种事,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第一本折子是
密探送来的,他们奉胤禛之命,暗中保持弘历两兄弟,所以在他们去连江县时亦一路尾随,岂料在准备过桥的时候,桥突然断了,无奈之下只能从山路绕过去。等他们进到连江县的时候,发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没有活人,也没有尸体,只在某处街道发现了新鲜的血迹,他们搜遍了整个连江县,一个人都没有找到。
第二封也是差不多的内容,第三封则祥细许多,福州知府林学礼在奏折中说道,他随弘时兄弟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