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
苏茵茵抬头墙上挂着的老式万年历,上面的的一个数字16被炭笔圈了起来,她一数,正好是今天。
这么快?转念已经七个月过去了……自己像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
苏茵茵轻轻摇摇脑袋,好像是想把里面的一些多愁善感给清出去,哎,多悲之秋,季节性的郁闷症。
但其他人看在眼里却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异常的举动,都会得到他们的关心。
“幺,好好吃饭的干什么突然摇头。”苏母说道。
“是头疼吗?呀!昨天突然起了一阵风,不会是骑车回来的时候着凉了吧。等一会儿我给你熬碗红枣梨汤。”嫂嫂也是温柔贤淑,每一个字都透漏着关注和爱。
“哎呀!瞧你们,我就是突然脖子后面好痒呀!”苏茵茵撒着娇。
“不过……嫂嫂,俺还是想喝你熬的红枣梨汤!”
“妈妈,我也想喝汤汤!”满满时刻跟姑姑保持统一战线。
苏母上手掐了一下苏茵茵的耳朵,又说道,“你可学学做饭吧!等回头找不到婆家就哭吧你!到时候还让你嫂子去你家给你做饭?”
“也不是不行。妈,这你就不懂了吧!做饭又不是咱们女人的天职,凭什么只能让我们女人做饭啊!等将来我家里的饭必须要让我家那位去做!我才不管!”苏茵茵故意回犟道。
在座的其他三位男同胞表示他们好像被准对了,他们证据。
“你简直是不知羞,我看隔壁村杀猪的都瞧不上你。”沈母觉得家里老幺“歪理”一大堆,头疼。
“不,他家有肉,我配不上人家。”
这种沈母说一句,苏茵茵回敬三句话的场面,已经不足以牵动苏家其他人的心了。他们表示,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嘴上手上都没闲着,吃完饭收拾妥当,拿了农具,大家就去旱地了。又是难得的“全家总动员”,满满似乎很喜欢大家陪着他一起出去玩,总是表现的很兴奋,尽管这个“玩”,是让他去干农活。
------题外话------
书中对于“蛋黄果”有一些私设,仅仅只为我的文章服务。考究党放孩子一条可怜见儿的生路,谢谢!南方的小伙伴如果可以买到的话,一定要尝一下它神奇的味道,至于北方的宝子们,你只能上万能的橙色软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