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走科举,就要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
若只想认几个字,也要认真对待这几年读书,莫耽搁了自己的光阴,更莫浪费了家里的束修。
最后,在大的几个带领下,大家纷纷答应下来。
唐简这才帮着补充,说明了从下月开始的上学班次顺序。
一听隔天上半天课,大家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他们人多又是不同学习进度,而夫子只有一个。
就没人再多嘴询问原由了。
“你们不要小瞧了只有半天,若这半天你们认真听夫子授业,其余时间自己读书也不会落后的。”
“你们看这几个举人,除了家里开塾的有环境优势,其他几个,哪个不是在考了童生之后,就在家里自己读书的?”
“没有夫子教导了,他们不一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一路考上秀才、考上举人?”
“能在夫子的带领下读完十年书,也就是书上说的‘十年寒窗苦’。”
“但真正的金榜题名,只有‘十年寒窗苦’吗?不止吧,想要走科举路,都得十五年苦读打底呢。”
她说的金榜题名,就是三年一科的春闱。
春闱为会试,会试出三榜,却只有头榜上的一百名才有机会进入殿试。
殿试才出三甲。
所以,金榜题名不只是指这三甲,而是指殿试的机会。
这一百人都算金榜题名,只不过头三甲才是一举闻名天下知。
没有十五年以上的读书勤学底子,就算是天才,也不见得就能顺风顺水地金榜题名呢。
能参加会试的,每一科得多少人?
这可是举国人才汇集之试,就你聪明?就你天才?
要知道,一州出一个解元。
若这就是一州之地的才子天花板,那么,大夏王朝每三年就要出三十多个才子天花板。
楚默云也只是这三十多个之一而已。
会试同样三年一科,但不是说赴考人数只有这三年里考出来的举人。
还有历年在会试落榜了的举人。
三年又三年,就算不会全部累加起来,每一科也都会累积大量的往科落榜的举人了。
因而每一科春闱会试,整个大夏王朝聚集来京的考生,得是数不清的数量了。
除了朝廷学政司,恐怕没人能清楚知道这个数字。
每三年就有那么多考生聚集在京城,也难怪唐简匆忙也要开家客栈在京城了。
到时客栈和酒楼随便经营都不会生意差的。
若再稍微服务好些、环境和安全好些,留下好口碑,若有落榜举子三年后再来,也会寻过来住下的。
这就是回头生意了。
当然,唐简不会与小子们讲这深层次的东西,她只希望这帮小子们,正确对待读书。
不管大道理怎么讲,从主观心态上,就要摆正自己读书的态度。
她也清楚,如今几家人来到京城,虽然还没有出过门,但生活环境好了、伙食好了。
不但衣食无忧还过的是大户人家的日子。
时间长了,大人还好,就怕小的们思想变得消极懈怠。
若因富贵而养废了这些人,她都会觉得太抱歉了。
因此,从一开始就要科学的、合理地安排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作培养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