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进京时后头是没有跟尾巴的,毕竟他们赶早出发,进京又是天色擦黑时。
没人确定他们是与楚家有关的人。
自然也不会想到他们就会来京城,还是这么多人、这么多车马。
因此,就算半路被人注意到异常,他们断了那条线。
之后就算那批人再跟上来,也会在进京城之前失去痕迹。
所有人都知道,楚家兄弟中了举,是肯定要进京参加春闱的。
而春闱在来年春二月,就算到得早,也得是一月到。
纪阳那边的线索又被墨池先生掐住了,京城没人知道纪阳那边的情况。
又有谁会知道,他们已经这么多人早早就搬进了京城?
这就是惯性思维里的思想误区。
没人会想到,也就不会推演出真相。
在半路遇上的人,不过是恰好遇上了。
只要不发觉就是他们在暗巷搞的事情,就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因此,那批人才会再返回上一个岔道去。
若当时反应过来了,就该是继续跟在后头追踪。
只不过林常胜传递了墨池先生的意思。
在春闱之前,尽量不要露面,一早藏于市井,才会让人更难觅其行迹。
所以现在,即使满京城都在盯着楚怀忠家。
都在议论甚至谩骂望恩负义、背信弃义的楚怀忠,还有夺人丈夫、害人子孙的楚吴氏……
却没人知道,楚家兄弟早已进京了。
且有这么多大铺面赚钱,并不是穷举子住客栈。
所以那些在客栈暗查的吴家人,是注定发现不了问题了。
就怕他们现身露面,一个偶然就让人认出来,就坏了一整盘棋了。
他们很谨慎,谨慎到就连护卫都不想放出去。
张春山他们去青竹巷时都是坐马车去的,赶马车的是府里小厮,也就不怕了。
大人们已在路上时听说了京城这边的事情,尤其舅爷爷他们每天都要骂上几句才舒坦。
自然也不会想着去外头看看。
现在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在春闱结束前,不出门,绝不给楚家兄弟添麻烦。
至于小的们?
他们每天自己的乐子都忙不过来,哪里会想到要去外头?
主要是宅子大,这里跑那里就像在村子里一样。
若一座院子是一家人,那这么多院子就是好多家人。
以前他们在村子里也不会想着出村,不会想着去镇上闲逛呀。
因此,习惯使然,每天过得充实而热闹,更加不会想着外头是什么模样了。
甚至,自那天暮色里进了一个门之后,他们都不知道大门在哪儿开,也没开过。
如今唐简又买了这么多琴,带着大家掀起了学琴风。
估计年内都不会有人反应过来,他们其实很久没出过门了。
而现在,楚默云还派出文天青去书局,替代了岳北去的风险。
唐简听后却摇摇头。
“我觉得,让那小子去,不如让他爷爷去,少年人在书局容易被人搭讪,万一被人套了话去……”
文老爷子半生读书,经历坎坷,且只要与他说明真相,定会小心行事。
再说书局里,去的多是年轻书生或买话本子的人,谁会想着跟一个葛衣老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