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定制的火炉拖回来了,正好寒风瑟瑟好烤火。
铺中在掌柜附近放了一个、守铺的几人在另一边靠墙的过道也搁了一个。
铺中正中搁着一张长案桌,卖的卤味品种还是那几样。
只要生意没有断崖式下跌,就照常经营,暂时不推出新品。
只不过唐简已经在琢磨新年生意了,福饼和四喜糕的新品种已经试做过了,只等那时动手。
其他零嘴副食买卖,唐简不打算抢占别人的生意,争取一个就行了。
黑炭和腊肉、酒这三种则都被福全包揽了。
福全从他们一处进货,优先纪阳县所有分铺,再向四周邻近县镇供货。
所以,根本不愁卖,只管攒货便是。
铺中,大家各忙各的。
唐简除了吃饭和饭后偶尔与大家聊聊天,几乎不出屋了。
她在集中赶医书和话本进度,偶尔还提供几个寓言小故事。
大家有事情会过来这边找她,没事就不来打扰她。
而小厅上火炉不熄,多数时候搁着一只烧水壶,冒着水汽。
桌上的茶壶也换成了一只小号的,形似龙蛋壶。
不过是普通白瓷,价钱与大号陶瓷茶壶差不多,略贵百余文。
其他几处搁茶壶的地方,也都换成了小一号的茶壶,防止储备的热茶短时间喝不完而冷掉。
这种小一号的茶壶反而便宜五十文,因此,只有唐简这边有一个贵的小号壶。
为了保持室内湿度,火炉上常置水壶以小火煨着。
没人知道她的水都是怎么烧的,更不会知道她准备周全的烧热茶法,竟然只是掩饰。
就连一直跟在她身边写字的孩子,要喝茶时也没有发现不同。
因为他喝的,永远都是二婶提起茶壶倒进杯子,还让他吹一吹、不烫嘴了再喝的热水。
至于楚默云在书房读书时,只要在桌底藏个竹水筒就行了。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唐简要的海鲜干货终于来了。
十来种干货每一种都有六筐,拖了六车过来。
送货的据说是当地福全的一名管事,带着车队此行专为送这些货。
卸货之后也没停留,就去了青石镇福全稍歇,第二天就带着黑炭和腊肉、桂花酿离开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东家那边的情况,只是奉命行事。
当天晚上,唐简就将早已准备好的两张手磨,让邱常贵搬来小厅上,带着他按比例开始调配卤料新方。
自然还有这些日子又零散买回来的其他配料,以及铺中原有卤方的材料选了一些。
她要了这么多种干货,并不是全部使用。
而是让人发现不了她具体使用的哪几种,又是什么比例。
就算有心之人要一样样试,这也是一个麻烦的过程。
这张方子只有她手中有,只有邱常贵参与了。
就连邱连武回来知道后,也只来看了眼干货,没有多问,也没有帮忙。
如今的唐简早已不需要团购价卖方赚钱。
邱常武也清楚这方要么卖给福全了,要么是与东家联手。
不是要多少人手来攒货,而是把方子先调配出来,把货实用起来,就有价值了。
有价值的东西,通常能卖个好价钱。
有价值的人,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看重。
他很清楚,外甥女能得到东家的看重便是如此。
也因此他前些日子知道她又攒了些食方后,就很严肃地让她今年不要再卖食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