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考官是他们的人,他们出的考题,顺便还会考察你的身份,地方官员也会对自己人青睐有加。
比如天心书院的考官,可能会录取北斗书院的学子吗,愿意多看你的文章两眼,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实际上秀才、举人的考试难度并不算高,不过是雕琢文字,写作初中水平的议论文,叙述文罢了,比起后世学科论文需要的基础知识含量,无疑是简单太多了,至于文字精美,精简,典故等内容,都是可以简单训练获得的本领。
大部分学子被阻挡在科举门外,一来他们不知道朝廷的动态,考题方向,二来不知道主考官的倾向,这些门槛对于有些人或者世家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于穷酸的读书人无疑是两道真正的鬼门关。
后来《阳神》的主角洪易能知道考题方向,分辨主考官的爱好,其实跟他学识水平无关,这些消息能否知道,完全取决于你个人所在的圈子。
洪易能知道这些情报,并针对性地进行答卷,并不是他天生圣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是武温侯府的庶子,哪怕再不受重视,他也能在候府的家学中听课,听到这些绝密的消息。
而真正的寒门子弟,没有门路渠道,根本无从获取。
当然朝廷的体面还是要照顾的,世家、书院、大儒、地方官员不可能把所有的名额统统吃掉,否则科举大案查起来,也要一干人头落地。
正常而言,有门路和考上去的,大致上是七三开。
门路通常会吃掉七成的名额,剩下的寒门子弟去争夺剩下的三成,然后主考官们再选择一些精英吸纳进入自己的派系,成为自家书院门下走狗,连汤都没有给朝廷留下。
有了私相授受的科举名额,世家子弟只要真的有才华的,给你弄出5岁考秀才,7岁考举人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至此朝廷利用科举分化世家的目标沦为笑谈,只有一大批深感不满的寒门子弟还在苦苦挣扎,向着地方豪强献媚,以期望飞黄腾达。
当然这也有此方世界与地球时代的不同因素,武力的强大导致地方势力形同割据,朝廷的权威不出中州,只要科举舞弊不是做得太过,吃得一干二净,不给寒门子弟留下任何一条活路,总有办法遮掩下来的。
书院、大儒的背后都有极强的武力支撑,杨盘与洪玄机为了剿灭大禅寺这样的势力,几乎是机关算尽,步步为营,甚至连身家性命都差一点搭上去,要扫平根深蒂固的各路豪强,更是难上加难。
而这些世家其实也无法保证代代出人才,朝廷的恩科时不时地举办,便是为了扩大人才池,稀释世家的人才含量,应该说这套政策是有效的,世家并不是个个喜欢读书,也无力吃掉所有的名额,当他们名额都用不完的时候,便会出来买卖。
“能给我们的人买上多少?”平安熟知历史,更精通潜规则,自然知道这大乾的天下,可能就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其他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大儒也好,正道领袖也罢,基本都是一路货色。
“总督的管家上午的时候还来放风,便说到了下一次科举的名额问题,依云当时还没有想到朝廷会开恩科。”依云恍然大悟似说道,难怪今天早上总督的管家到各处试探口风。
“这位总督大人开价多少?”平安好奇地问道。
“秀才一个名额三千两银子,举人一个名额需要五万两银子。”
“这一次世家吃完以后,还能空出二百多个秀才,三十多个举人。”
“没想到他们竟然打起了恩科的主意。”依云历练许久,早已不是刺道盟里面只知道为了大义而去杀人的刺客了,各种世俗之事手到擒来,凭着天机商行的本事,弄这些信息还是不成问题的。
“宰相李严说是出了名的清官,家中只有薄田百亩,怎么教出的学生,胃口如此之大。”
平安听到这魏立人把科举卖得这么大,也